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0年12月01日
第2版
02

强化质量管理 狠抓操作技术

秦塬联营织布厂用淘汰设备织出出口产品

本报讯 秦塬联营织布厂采取狠抓职工操作技术、强化质量管理等措施,促进产品质量上等级。从今年4月份到现在,这家乡镇企业用大厂淘汰了的旧设备织出的113万米纯棉细布,已有67.91万米出口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汇19万美元。

1985年,西北国棉二厂十几个老师傅带着从二厂机修车间拣出来的报废了的机器配件,自己焊接装配,在眉县常兴镇建立了秦塬联营织布厂。该厂用滚雪球的办法不断发展状大,到目前已拥有固家资产80多万元,几年来已累计实现税利190多万元。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该厂充分发展联营的优势,选准小厂拿不下、大厂不愿干的产品作为突破口,在管理和产品质量方面下大功夫。在全厂实行了层层责任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为每道工序都制定了职业道德规范,使全厂形成了前工序为后工序服务、后工序为前工序把关的管理制约体系。

针对职工中大多数是农民协议工、职工队伍不稳定、操作技术差等特点,该厂每周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开展操作技术练兵和业务学习,每月对新工进行操作技术测定和技术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奖金和浮动工资挂钩,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了降低棉布的疵点,他们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从国棉二厂拿回了30多种疵点样品和自己织的疵点布对职工进行实物展览,结合理论学习现场分析,并让教练员上车示范表演,让新工分期分批进行操作观模,这些措施大大地提高了职工的技术操作水平,使产品的合格率由今年4月份的40%上升到85%,达到并超过了83%的国家标准,一等品的合格率达到了98%以上。经省商检局6次检查,该厂生产的产品漏验降等率只有0.3%,远远低于国家4%的标准。

本报记者 周新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