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1月01日
第2版
02

发财梦的破灭

去年10月初一天清晨,西安市灞桥区公安局走进一对垂头丧气、精疲力竭的夫妇。他们说他们是从西宁到西安来旅游的,到西安头一天,就把三岁的儿子丢了。两口子在西安市的大街小巷寻觅一夜,仍然毫无音讯,求公安局的同志们千万帮帮忙。

灞桥分局立即派出侦察员到各交通要道去查寻,同时通知了各兄弟分局。当晚,电视台和报纸都登出了出5000元酬金寻找孩子的启事。

几天过去了,孩子音讯全无。

突然,孩子的妈妈王英接到了西宁来的长途电话,王英的母亲告诉王英,有两位好心人送来了孩子穿的背心,他们担保孩子安然无恙。只要付了酬金,他们立刻就将孩子送到外祖母手中。王英一听,激动得对着电话大哭起来。

负责这个案件的民警苗爱国面对这个好消息却皱起了眉头:好心人既是西安人,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西宁去报信?为什么送背心不送孩子?征得领导同意,苗爱国与另一位民警登上了去西宁的列车。

再说两位“知情人”,原来是西安市第五建筑公司的工人解康焕和他的徒弟赵国文。

这解康焕,原是个老实本分的工人。近来,他看到周围不少人跑买卖赚了大钱,不由得有点眼红,常和徒弟赵国文一起商量找一个发财的办法。赵国文是商县人,他说在商县一个男娃能卖3000元,只是这事犯法,干不得。这解康焕钱迷心窍,管什么犯法不犯法,竟拉着赵国文几次到商县去寻找买主。

这天,两人从商县回来,一眼就盯上了王英夫妇的男娃。晚上8时余,他俩借王英转身给孩子买汽水的当儿,赵国文插身其中挡住了王英的视线,解康焕就手抱走了孩子,上了一辆“的士”,连夜把孩子弄到了他的老家长安县一个农村里。

正当他们准备卖人时,电视上有5000元酬金的寻人启事出来了。这一对财迷心窍的家伙,看到酬金比卖人钱还多,于是登上了西去的列车。他俩按照寻人启事的地址找到了王英的父母,出示了带来了孩子的背心。

却不料,西安的民警立即跟踪到了西宁。解康焕和赵国文于是坐进了大牢。

想发财的人啊,钱原不是坏东西,但千万记住一句老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犯法的事,千万可做不得。 (王作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