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3月0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独辟蹊径的脸谱艺术 少了村姑的纯朴 多姿多彩的陕南龙灯舞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周末摄影 《离婚合同》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多姿多彩的陕南龙灯舞

巫其祥

龙灯舞,又叫玩龙灯、龙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的“灯节”中,龙灯舞是陕南人民喜闻乐见的古老传统民间艺术节目之一。

陕南农村广泛流传的一种龙灯,是用竹篾编成的圆形竹笼,装有长木柄,加“龙头”、“龙尾”7—13节,由两根粗绳前后连接,并上遮以绘有彩色龙鳞的一长红布联成。每节龙骨灯糊以皮纸,上画龙鳞,灯内装有一个铁夹子,夹着灯稔。这种灯稔是用麻纸搓成手指粗的绳子,放进菜油锅炸后,滚上松香粉,特制而成。每节由一人擎舞,燃亮灯稔,来回舞动,灯稔不熄。龙灯扎好以后,出灯时要到汉江边或庙里去参谒挂红点晴,叫做“开光”。龙灯开光之后,就可以出去走乡串户了。每遇龙灯到来,各家竞相迎入,谓之“接青龙”。舞龙者绕着厅堂、店铺、院落,盘旋滚舞,以示吉祥。

龙灯舞往往配以紧锣密鼓。当红彤彤、金灿灿的龙珠在半空中晃动后,龙头便紧追不放,巨龙在爆竹烟花中,昂首而出,蜷动着巨大的身躯绕场疾进,婉蜓起伏,左右盘旋,上下翻滚,不仅动作敏捷,而且舞动的速度快,幅度大,一气呵成,加上舞者的情绪热烈奔放,显出一种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龙灯舞的形式也丰富多彩,有“单龙抢宝”、“二龙戏珠”、“蛟龙出海”,“团龙”和“金龙盘玉柱”等。最难耍的要算“青龙落沙”,舞龙者要双膝跪地,边步边舞,有时摇头摆尾;有时首尾相衔。龙身和龙尾随着“波浪”的起伏,时而翻上波峰,时而坠进浪谷,栩栩如生,活龙活现,真是多姿多彩,令人眼花缭乱。

一直玩到正月十五晚上“倒灯”,也叫“圆灯”,将龙灯擎到汉江边或河边焚化,扯下龙灯上糊的纸扎、绳、龙布等,点起火,龙升腾而起,归天去了。百姓们借助于龙寄托希望——求得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两旺。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