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杂谈
村夫
关于“糊涂”这个词,辞典上有这样的注释: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看来是贬义词无疑了。
但自从郑板桥写了“难得糊涂”的条幅后,“糊涂”这个词便身价倍增,很是吃香。在不少人家里原先挂过菩萨或伟人像的地方,转而挂起“难得糊涂”的条幅而“三省吾身”了。
有些人因种种原因使抱负不得实现便消沉起来,失去了上进心,陷入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嘲散发弄扁舟”的混沌中去了。这是一种危险的糊涂。有些人面对社会上种种不正之风或腐败现象难以正确认识,自以为看破“红尘”,于是成为“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这是一种表面的糊涂。更有一些人凭借关系或权力为自己垒好了现代化的安乐窝后,便以“知足常乐”为戒,在“难得糊涂”的条幅下饱食终日,过起“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的日子来。这是一种装假的糊涂。
还有其它种种糊涂。
其实,世间哪有那多么的糊涂人呢?如果这样,我们这个地球岂不成了糊涂世界了吗?又有谁愿意让别人说自己是糊涂虫呢?人,并不糊涂,知其惑者非大惑也。想要糊涂的人是很“难得”湖涂起来的,就连那个书写“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在为官时敢于助民胜讼和办理赈济,为此得罪了豪绅而被罢了官,你能说他糊涂吗?他忧民心切,写了不少诸如《逃荒行》、《悍史》这样描写民间疾苦的好诗文,你能说他糊涂吗?
所以,窃以为世间只有糊涂事而无糊涂人,即使你想糊涂也糊涂不起来。
不信你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