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子”外传
(小说) 银德健
车工班班长田柱,五十出头,脾气倔强,说一不二,周围师傅都叫他“骡子”。
车工组有个青工,刚出徒,是本厂劳资科长的儿子。平日横得很,人们背后都叫他“衙内”。
那天,“衙内”干的活,全都“超差”,但他硬要以次充好。“骡子”哪肯放过,坚决要给打“报废”,一时大吵起来,闹得满城风雨。叫来一个检查员仲裁,“衙内”急忙递上香烟,叔长叔短地一阵叫。原来这个检查员是“衙内”父亲过去的师兄弟,个人关系非同一般。检查员拿起活一量,说:“按‘回用品’处理。”“衙内”很得意,轻蔑地瞪了“骡子”一眼,拍着检查员屁股上的灰尘径直走了。
事后,大家议论说:“骡子”真熊,白得罪人。
不久厂里下文件要长工资,可他们班里财务科长的儿子李农却有七天事假。按规定不能长。“骡子”认真,李农生气,握紧拳头要揍“骡子”,幸亏被拉开了。
大家又说“骡子”不懂人情世故,“给个麦秸当拐杖拄”。
这样事儿多了,车间主任找他谈话,说他年纪大了,老脑筋跟不上形势,不宜再干班长,还问他打算不打算让儿子接班。
从此他沉默寡言,象换了一个人。他回家次数多了——他家在附近农村,以前星期天也不回家,没少挨过老婆的骂。
那天,回到家里,老婆叫他去换包谷种。一问,好家伙,五斤换一斤。他不理解,拿着自家硕大的包谷颗比较那又瘦又小的“种子”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好的换你们这样差的,还五斤换一斤?”种子站的人听了哈哈大笑:“你知道这些种子怎样来的,是科技人员为避免近亲杂交退化,专门到海南岛培养的。你那,就同工厂儿子顶替老子接班一样,同近亲繁殖一个理儿!”。
原来是这样!他打定注意,回到家里他把想法给老婆一说,老婆气不打一处来,冲着他骂了个狗血喷头:“笨货,吃一斗拉十升,天底下再也找不出象你这样的傻瓜了:别人寻情钻眼走后门给娃找出路,你却是送上门的好事拿脚往外踢。你娃接班有工作就行,管那多事干啥,吃饱撑的?快办退休,让娃接班,窝囊废!”
“骡子”这回没有再“犟”,很快办了退休手续,和乡下的儿子换了位。
不过,他心里老是不痛快,至今还没有琢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