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常经理的夙愿
三原县石油公司的职工住上了舒适、气派的“别墅式”楼房,大家齐声夸赞他们的书记兼经理常万贤为职工办了一件大好事。
这家县级石油公司仅有几十名职工,前些年由于经济落后等原因,仅有一个旧油库、几间旧房屋,连销售都在土台上发油,生活设施更是一无所有,有的职工只得每天跑几十里地往返上班。
新到任的经理常万贤1985年上任后,看到职工辛劳奔波很是不安。限于经济能力,他先带领职工盖起一排简易平房,给单身职工建立了一个栖身之所。但他心里在暗暗使劲:在我的任期内要让职工住上让人舒心的楼房,让过去人们瞧不起的卖油工也扬眉吐气一番。
在接下来的第一轮承包中,他带领职工瞄准市场,奋发苦干。由于信息准确,指挥得力,三年里销售额和利税直线上升,去年销售额达到1179万,人均实现税利达1.6万多元。在这几年里,公司用挣来的钱,改造了库房,整修了道路,把昔日一个破旧院落拾掇得面目一新。
生产上去了,常经理的夙愿也开始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跑信息、搞销售的同时,他开始跑土地局、城建局,千辛万苦征到了地皮。前年春上,在公办私助基础上,职工们眼巴巴盼了几十载的住宅楼终于动工了。为了建好房,常经理隔天间日地到现场,查质量看进度,真是没少操心。
当去年常万贤承包期即将结束之时,一溜16栋的小洋楼终于盖好了,全公司够分房条件的职工人人得到了一套漂亮的住宅。这些楼房统统是两间两层,一家一个小院,有厨房、有花草、有卫生间、有会客室,使用面积达120多平方米。连省公司总经理吴光华见了,也连连惊叹,说你们职工住的不比省长差。乔迁之日,职工们欢声笑语,鞭炮庆贺,轰动了偌大个三原县城。
日前,当记者见到常万贤谈起建房时,他只是笑笑,说仅仅算是了却了一桩小小心愿。由于单位底子差,对职工欠账还很多。言谈之中,还表露出一副内疚的神情。
本报记者郝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