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爱工人 办实事 严要求
——记西安东站站长杜振才
1988年元月23日,杜振才来到10余里密如蛛网的列车编组站——西安东站。三年来,他以独特的“爱工人、办实事”的作风,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赖,使该站完成生产任务上了三个台阶,连年被西铁分局和郑州局评为模范单位,去年荣获铁道部“火车头奖杯”。杜振才本人也先后被铁道部、陕西省、郑铁局授予劳动模范、优秀青年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西安东站建于1958年,现有职工1067人,主要担负西陇海干线及西安、韩城、铜川支线货物列车编解业务,承担了西安地区铁路各枢纽业务的70%以上。由于生产任务重,加之职工生活上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影响了职工的情绪。针对这种状况,杜振才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干部抓起,树立公仆意识。在他的提议下,站上制订了一系列制度,如:站级领导现场检查,每月不得少于10天;参加生产交班会,每月不得少于12次,等等。截至目前,先后有五位站级领导受到处罚。有位干部因骂了工人一句,被罚款120元。严,首先从干部做起,这一着大得人心,换来职工们的信任。
接着,经杜振才提议站上改站长接待日为站长与职工代表共同接待日,每月一次,直接接受职工监督。站上还成立了有职工代表参加的管理委员会,随时倾听职工的呼声。有一段时间,东站家属区先后有两户职工家被盗,十来辆自行车不翼而飞,致使职工白天上班不安心,晚上倒班更是不放心。杜振才得知后,就组织干部带头参加义务劳动,15天内砌好了围墙,修起了存车棚,并设专人日夜值班;盛夏酷暑,调车组200多名工人在40多度的高温下随车跑,嗓子干得要冒烟,但常常没有开水喝。杜振才发现后决定:每人配发一个水壶,两个调车区和站调楼各配一个冰柜,他还与机关干部一起,将绿豆汤、冰砖等送到职工手中;一次巡视到信号楼时,他发现站上配发的人造革面椅子在高温下烫屁股,值班时不少工人坐久了裤子都湿漉漉的,便和几位领导带头,将自己办公室的藤椅送到信号楼让职工用。后来经领导班子研究,又给信号楼安上了空调,一年四季如春;在现场检查中发现职工常吃不上早饭,他便几次找食堂主任研究解决,现在的早饭由炊事人员推送到现场。
为了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经杜振才提议为全站职工办理了人身安全、家庭财产安全双保险;他还提议成立了西安东站红白理事会,建立了老职工生日卡。遇到职工家中有“事”,杜振才一定到场;凡遇老职工生日,只要在家他总是亲自带着贺礼前往祝贺;对职工户口、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子女就业问题,他也总是全力帮助。站上有位工伤职工的家属14年没户口,杜振才为此骑自行车跑派出所,找街道办事处,多次反映情况,终于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杜振才和东站的其他领导成员一起,心贴心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使西安东站日编组车辆由1987年的4914辆提高到1990年的5886辆,成为千里铁道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报通讯员
刘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