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4月23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特殊的储户 特殊的服务 铁姑娘的情怀 更要当好“廉内助”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女工简讯 袁素英修旧利废节资十万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特殊的储户 特殊的服务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储蓄员鲍会侠

本报记者 柳江河

年初,省工商银行华阴市支行荣院储蓄所的储蓄员鲍会侠被省行评为“十佳储蓄员”,最近,她又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童”。为此,我专程采访了她。荣院储蓄所位于西岳华山脚下的省荣军康复医院内。这里长年休养的500多名伤残荣誉军人就成了该所——

特殊的储户

这些伤残荣誉军人中有老红军、老八路,也有经历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西藏平叛、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功臣。他们都是特等和一等残废军人。1978年,鲍会侠初来乍到时,看着这些功臣们来存取款,不是缺了双臂不能写字,就是没有两腿,坐着轮椅进不了储蓄所,再要么是看不见,听不着,说不出。更何况,还有那些四肢全无,瘫痪在床上的人呢。面对这些特殊的储户,要开展工作可真难呀!

鲍会侠是当地人,中学时就常听荣军院的功臣们讲战斗故事,对这些英雄十分崇敬。她来到这个所,又耳闻目睹了功臣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还把省下来的生活费存入银行,支援国家建设。她感动了,下决心一定要在各方面关心他们,为他们开展——

特殊的服务

鲍会侠针对这些“特殊的储户”,摸索出一套“一迎、四清、二体贴”的特殊的服务方法。即:“一迎”,主动上前搀扶迎接前来存取款的人;“四清”,办理存取款手续时,帮伤残人问清、写清、点清、交待清;“二体贴”,体贴伤残人的实际困难,体贴伤残人的特殊心情。对摇着手轮车下身瘫痪的人,鲍会侠和所里的同志总要迎出去,替他们办好存取款手续;遇到聋哑人,鲍会侠就采用书写、打手势的方法了解对方的意图,直到对方点头满意;对断臂缺手的人,对方口述,鲍会侠为其填写凭单;对双目失明的人,她先帮他们办好存取款手续,然后再把存折和钱放在他们手里,让他们摸摸,直到对方点头满意。一次,双目失明的李志永取款时,一听不是她的声音,扭头便走。第二天,他又来取款时,鲍会侠向他解释:不管我是否在,其他同志照样能给你办的。可见,伤残储户对鲍会侠信任的程度。对瘫痪在床的人,鲍会侠又和同志们一道,走出柜台,深入病房,为他们办理存取款手续。

正因为鲍会侠和所里的同志对伤残人员特殊周到的服务,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就连鲍会侠的家也成了

特殊的储蓄所

鲍会侠的家就在荣军院附近,不少储户遇到急事,就到家里来找她。今年春节前的一个晚上,双目失明的李巨业,拄着棍,摸到她家,说过年要回家,急着用钱。可所里的钱每天都要入市行金库。鲍会侠先把他搀扶进家,随后又走家串户,借来了1000元,还从自已家拿出了300元交给了李巨业。第二天,鲍会侠为他补办了取款手续。象这样的事,在鲍会侠的家中经常遇上。她的老伴风趣地告诉我:“我家也快成储蓄所了。”

伤残人信赖她,又有不少人把自己的章子、存折交给她保管,于是,鲍会侠又成了——

特殊的保管员

鲍会侠先后为40多名储户保存过存折、章子,最多时,一次就保管过20多人的存折。这些储户存款时只给她打个招呼,存折上还有多少余款、多少利息,不用看,也不问,比自己的儿女还要放心。一位老红军去世后,给老伴留下一笔钱。这位大娘今年已83岁了,身边有一女儿,不但不赡养她,还想着法子要得到这笔钱。大娘就把存折交给了鲍会侠保管。可没想到,大娘的女儿多次找鲍会侠,打听母亲存了多少钱,又借口母亲行动不变,让她取款。鲍会侠告诉她:赡养老人是儿女的义务,怎能以赡养老人为借口,来索取存款呢。从那以后,鲍会侠不但为大娘保管好存折,每月还为其计划用钱,并经常为大娘做一些家务。每次鲍会侠走时,大娘总是拉着她的手,让她多待会儿,说会侠比自个儿的亲闺女还要亲!

鲍会侠在荣院储蓄所已有13年了,人员也换了十几茬,可她也没挪个窝。她今年已是54岁的人了,当我问她今后还有何打算时,她告诉我:“还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使这些人民的功臣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鲍会侠正在为伤残人办存款手续 徐刚 摄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