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青平绿翠
——记“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萍
“老字号”
她叫吴萍,46岁,咸阳帆布厂准备车间回纱工。她干任何事总讲个持久,于是就赢得了一个“老字号”的绰号。“老病号”:癫痫、大骨节、腿痛。“老早到迟退”: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厂,晚半小时离车间。“老节约”:1986年以来,6年间仅整理回纱、拾捡废旧棉纱为厂共节约棉纱14840公斤,总价值10万余元。“老先进”:从1975年开始,她连续15年被评为厂级先进生产者;1987年以来,连续4年被咸阳市渭城区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1981、1982和1988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咸阳市劳模;1989、1990年两次被省总评为节约节资能手,今年又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良心过不去”
吴萍的母亲患冠心病,父亲患肠癌,爱人患甲亢、腰椎增生、胸膜炎。老父劝说她:“萍,病退(完全符合条件)吧,好好照顾这一家病人。”吴萍诧异,问:“爸,我把你们没照顾好?”老人无言以对。吴萍辛辛苦苦在厂里,孝孝顺顺在家里。吴萍的丈夫在咸阳古渡公园工作,大小还是个“官”,且承包了全园的游乐场。他说:“你病退吧,病退后在公园干个轻松工作,这样可拿双份工资,每月少说也能多挣百十块钱。”吴萍说:“这样就成了劳模钻钱眼。”爱人说:“合理合法,钻钱眼有什么错。”吴萍说:“错倒没有,但挣投机钱良心过不去。”爱人笑了:“一辈子总是个良心过不去。”吴萍认起真来:“可不是,干啥事都得讲良心,厂里资金没有,生产上不去,帆布卖不了,我能见难就退,只管自己挣钱,这能对得起谁?!”
“我决不脱产”
厂工会缺一个女工主任,厂领导认为吴萍最合适,决定调她到工会。书记找到她,吴萍却没有答应,说:“我老了,让年轻人干。”书记说:“老姜辣,老了经验更丰富。”吴萍说:“我在车间干了一辈子,对车间工作熟悉,在车间我的专长更能得到发挥。干部岗位,还是多培养年轻人。”工会主席很希望吴萍做她的助手,便也去做吴萍的工作:“吴师傅,你可要想好啊。”吴萍说:“我早就想好了,我这辈子要干在车间,退休在车间。”主席又说:“你先不要说死,等一个星期后再给我话。”一个星期后,吴萍找到主席,说:“如果组织决意让我当女工主任,我也没啥说的,只好服从,但我决不脱产,不离开车间,女工主任我可以兼职干。”领导见她态度这么坚决,也就只好作罢。
(翟龙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