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8月03日
头版
01

山区小县唱工业大戏

永寿发展地方工业富县富民

本报讯 永寿县坚持走工业富县道路,竭尽全力发展县办工业,甩掉了35年县级财政吃补贴的帽子。

永寿地处渭北旱原,自然条件差,仅有人口16.5万,长期民窘县穷。从1987年开始,该县领导经过多方调查论证,决定发挥本地烟叶、高粱、野生沙棘及矿产、水力资源优势,发展烟、酒、药、电、建材、化工为主的工业。经过3年努力,永寿县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工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主体。目前,该县已有县属工业22户,年创百万元产值以上的5户,千万元产值以上的2户,有40多种产品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和日本、新加坡等国。去年,工业产值已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8.6%。

在发展工业上,该县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开放搞活政策,把《企业法》赋予企业的权力全部落实给企业,减少外部干预。有一段时间,一些企业的厂长担心政策变化,有顾虑。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五查”“五不查”,稳定了他们的情绪。

上上下下一股劲,齐心协力搞工业是永寿工业发展的又一特点。他们先后投资7500万元,新建、改建项目26个,投资总规模相当于解放30年县属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总值的4倍多。这个县县级机关办公条件很差,县委至今仍在60年代修建的平房里办公,县委常委会议室檐下的木板也枯朽,逢雨外面大下,里面小下。但就在这种办公条件下,1988年,县委将准备建楼自筹的20多万元支援了县水泥厂建设;去年一度时间,全县缓发干部两个月工资,用来弥补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难怪当地老百姓说,永寿上富路,全靠好干部。 (韩庚)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