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8月27日
头版
01

吃亏自有一本经

——记西安筑路机械厂党委书记范尧生

如今各人怀揣一本经。有的人只想门道去争权弄钱,有的人却心甘情愿为众人去吃亏受累。范尧生属于这后一类人。

年已五十有八的范尧生,看上去黑瘦单薄,貌不惊人,但做起思想政治工作来却是一大能手。近几年,他相继荣获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省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桂冠。这其中奥妙何在?那便是做胜于说。

且听群众中流传的几件他甘愿吃亏的事。

之一:让房

从当办公室主任到当厂党委书记,范尧生在西安筑路机械厂呆了整整16年。这么多年他的住房一直不宽展,全家老少五口人蜗居在爱人单位的两间旧平房内。其离厂20多里地,其间10多年厂里没有接职工的交通车,他便从西郊蹬着自行车去东郊上班。风风雨雨地很不方便,厂里后来说去小车接他,被他拒绝了。说:“远郊上班的同志那么多,接了我别的职工怎么办?”。不接也行,中午离家远回不去总得有地方歇息吧!1982年厂里分房时候,房委会同志让他和另外一个同志住单身宿舍,可是还没住多久,身边一个年轻人要结婚,正为房子发愁。他一想这位同志在厂里干了好几年,工作不错,做领导的应该首先为这样的同志着想。于是,他和另一位同志一商量,把房让出去了。他们回办公室以沙发当床了。

1985年,厂里又一幢家属楼落成。分房方案中的一条明确规定:解决厂里部分高工和领导的实际困难。当时,适值范尧生的女儿在厂做临时工,父女两人中午都无处可去,人们认为书记的房这次是分定了。三榜公布,都有他的名字,群众又没意见。房委会的同志把一间15平方米房子的钥匙交给他,催他快搬。但他下去一了解,厂里还有一部分年轻夫妇在外租房去住,很不方便。他觉得这些同志比自己还苦,于是,二话不说,在人们惊异的神色中,他把钥匙还了回去。

之二:女儿的工作

范尧生有三个女儿。他的三位“千金”虽然有一位当书记的爸爸,但每人都尝过苦苦等待就业的滋味。这期间她们就业的机会不是说全然没有。

有一次,一位老熟人找上门来说可以为他女儿安排个工作。范尧生很高兴,好烟好茶敬上后,这人开腔了:“老范,我将你女儿的事办好以后,你给我也办点事:将我的一个亲戚调入你厂”。这分明是场交易!范尧生的脸一下子拉长了,冷冷地说:“我是有权能办这事的,但这权是党交给的,我这样做了,今后如何教育人?!”说得那人悻悻走了。

以后还不断有人找上门。有的要将他女儿招工,有的要送他女儿当兵,但这一切都有先决条件:要用你手中的权,给我也办一点事。范尧生对此一次一次地坚决谢绝了。

他何尝不爱自己的女儿。但他常常给女儿讲:人家给咱办事看重的只是爸爸这个“权”,但你们要靠自己,自己给自己闯路。他的女儿都很懂事,也很争气。大女儿招工时考入了印染厂,并坚持自学获得文凭,日前已调入厂子校;另外两个女儿,一个高中毕业呆了一年上了自费走读大学,一个考入一家公司,终于都没借父亲的“光”而谋取职业。(王改明 刘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