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余热”应量力而行
●李金玉
张师傅“五一”过后办了退休手续,随即他又托人找了两份献“余热”的工作:白天在某建筑队当小工,晚上则去给一家商店看门。我见张师傅一脸疲惫的神态,问他为何退休了,还这么昼夜不停地献“余热”?张师傅笑笑,说自己身体结实,干点活省得在家寂寞,再说也得为小儿子结婚积攒点。
张师傅的话很让人感慨。如今退了休贡献“余热”的老人数不在少,有的确实身体尚好,有“余热”可献;也有的则是由于种种原因,不顾年老体弱,也满负荷地去献“余热”。退休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方面使自己的退休生活更为充实,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又使自己在经济方面能得以宽松些,于社会于自己都有好处。不过应注意的是,毕竟年岁不饶人,“余热”有限,献“余热”的老人还应量力而行才是。不然过了头,就不是献“余热”而是拚命了。像张师傅那样昼夜不得休息,时日长了,年轻人尚受不了,退了休的老人身板再好,总不是钢浇铁铸的,等到倒下再后悔岂不晚了?
至于为孩子们操心,做老人的也要想得开,固燃“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人是不能把儿孙的一生都包下来的。自己身体好,没病没灾,不牵累子女,就是给儿孙最大幸福,又何必勉强自己拚命式献“余热”呢?所以无论是为己、为家、为后代计,退了休的老人在献“余热”时,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千万不可过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