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靠人才和科技发展赢得效益
西安衡器厂在调整中迅速崛起
本报讯 8月下旬记者在西安衡器厂采访,深深被这个曾是手工作坊式的小厂在调整中迅速崛起的成就所震撼,为他们生产的电子衡器在国内连连创优而兴奋。
该厂是西安市所属的一个国营小企业。过去基本上是靠手工作业生产一些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已是很落伍的提杆秤和机械台秤等。该厂领导从本厂几近于停止不前的发展进程中认识到,要想企业大发展,必须要有人才,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从1987年起,该厂在调整中大抓职工技术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在全厂建立了车间、工厂、社会三级技术培训网络,对车、钳、电、焊、铸造等基础工种,全部经车间集中培训后,送技校系统学习。对新增的微电子等高新难工种,工厂专为其“开小灶”予以提高,使工人的技术等级普遍提高了1至2级。厂里还动员工人把学习的目标定高,不要只满足本工种技术等级的提高,要报考大专院校,掌握理论知识。厂里还在大学生难分配出去的情况下,果敢地主动要了35名大学生,从而使600人的企业,中专学历以上文化程度的占职工总数的25%,有技术职称的占到23.2%,中、高等级技术工人占了一半。与此同时,该厂还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结成了科研生产联合体,借他们的力量实现自己的腾飞。
人才就是发展速度,科学技术就是制胜法宝。该厂在用人才和科技“武装”自己的同时,生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989年,国家准备拿出巨资选厂研制生产电子衡器产品,该厂以突出的人才和科技优势被相中。两年来,凭借人才和科技的强硬翅膀,电子衡器研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就:有线电子秤、无线传输电子秤、电子汽车衡、电子台秤等23个系列,68个品种的现代化电子衡器源源从这家厂的生产线上出厂,16个产品获国家和省名优产品称号。产值和利税也大幅度增长:1987年该厂全年的产值和利税分别为420万元和91万多元,而今年上半年的产值和利税就达到524万元和57万多元。 (岐山 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