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09月12日
头版
01

古韵豪情做良媒 交流合作添知音

西安欢度古文化艺术节

本报讯 九月的古城,鲜花盛开,秋风送爽。一场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盛会——西安古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

9日下午3时许,西安市体育场内彩旗飘动,座无虚席。仿制的古城垛,披甲执戈的古代武士,随风飘曳的镶龙旗幡,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遥远的古代。整个场面在喜庆之中又透出古老神奇的气氛。西安古文化艺术节饱蘸着秦川大地的遗风古俗,从这里开始了。

这是一个借古老文明的魅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大好契机,西安市政府为此进行了为期二个多月的紧张筹备。政府号召全市人民行动起来为办好古文化艺术节献计出力,做好东道主。大街上,许多店铺门前挂起了欢庆艺术节的大幅标语。钟楼和各主要大街、十字路口被鲜花和五色草装扮一新。组委会还积极挖掘秦川大地上的古老民间艺术,他们把周至的竹马、高陵、蓝田的双龙、长安的狮子,以及流传于此历史悠久的旱船、芯子、高跷等“社火”内容搬来了。

你听,三声悠长粗重的钟声敲响了,它似乎沿着历史的轨迹由远而近,奏出了开幕式古长安民间艺术表演大荟萃的序曲。这里的表演全是古代装束,拙朴纯厚。500多人宫廷锣鼓队表演的《龙抬头》,时而金鼓雷动,时而号角长鸣,似万马齐奔,撼天动地;而花棍舞则轻快优雅、舞姿优美;陆军学院学生扮演的《秦俑魂》形神兼备、维妙维肖;阎良的高跷造型却滑稽可爱,颇为动人……一时间,你完全沉浸在古长安的风情民俗之中。

于此同时,规模空前的经贸科技交流会也在省工业品展览馆开始。这次西安市提供了2650种产品,160项高水平科技成果和158项利用外资项目,进行展销洽谈。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日本、苏联、巴基斯坦等国150多位外商和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位代表投入到洽谈之中。为期6天的古文化艺术节在经贸洽谈的同时,还将陆续推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长安宫廷焰火、古典戏曲歌舞、古城墙艺苑、长安饮食文化展、珍贵文物展等古文化活动项目。 本报记者 刘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