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有条倒淌河
韩小士
早就听说青藏高原上有条向西流水的“倒淌河”,一直想着哪天能亲眼看见就好了。也许应了“心诚则灵”这句老话,真逮住这么个机会。
这是个夏天,我们一行人要去格尔木拍摄资料照片。清晨乘一辆“巡洋舰”越野车从西宁出发,沿青藏公路向西驰去。此时内地麦收正忙;而湟水两岸菜花刚黄。大片的菜花田在微风中涌动金浪,“巡洋舰”真象在海面上游弋。车过日月藏族自治乡以后,农作物逐渐稀疏,视野愈加开阔。向导是六十年代支边到这里的“乡党”,他说:“快到牧区了!”果然,当越野车欢唱着爬上一道漫坡时,眼前陡地一亮:湛蓝如洗的天空下一片望不到边的大草原,一群群牦牛悠然踱步,象是一张无垠的大地毯上缀了些黑珍珠。我们几个初见草原的内地客一下瞠目结舌,不知发什么感叹才好。司机是“老青藏”,对我们的呆相见多不怪,停下车说:“这儿海拔3520米,是文成公主进藏走过的地方。”大家听了又是一番啧啧之声,胡乱填些干粮又开车赶路。
草原的路又平又直,透过风挡玻璃极目望去,看见一条白缎带似的细流飘在前面,向导说这就是倒淌河。不等车停稳,我们跳下去雀跃着奔到河边,惊得饮水的牦牛四散走开,颇有些敌意地瞪着这些不速之客。低头细看河水,汩汩潺潺,竟真是往西流的!而脚下的地势似乎依然西高东低,怪了!向导看出我们的诧异,开始绘声绘色地大展口才……
原来,青藏高原在两亿多年前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后来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喜马拉雅山隆起,高原出现并形成青海湖盆地。又经过漫长的岁月,青海湖出现了。那时它是外泄湖,在容纳几十条河流注入的同时从东部出口把湖水输入黄河。约到13万年前,湖东地壳发生变化,巍峨的日月山平地突起把湖的出口堵得严严实实。从此青海湖成了闭塞湖;这条输出湖水的河流只好首尾颠倒折向西流,成了今天的倒淌河。可牧民们对此说不以为然,他们说倒淌河是西海龙王的龙须变成的;又说是文成公主的思乡泪淌成的……此刻我们都听入了迷。
站在河畔往西看去,不远处有一小镇,名字也叫“倒淌河”,是青海牧区的门户。目光越过小镇再向西眺望,隐约可见青海湖水在天边闪现,泛着青色的粼光。倒淌河水蜿蜒在草原间,点点牛羊悠闲恬然,天上白云一朵朵飘在头顶好象伸手就能扯下一缕来。面对这水、天、草原绵延一色的旖旎景色,我们都沉醉了。
还要赶路,只好告别这奇妙的小河。大家按动快门,谁不想把倒淌河留在自己的胶卷上?“巡洋舰”的马达又欢唱起来,耳边仿佛有人吟起苏
轼的《浣溪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看来古人已从西流的河水中悟出了用勤奋来追赶光阴;我们这一代人从这条小河中领悟到的应该更多更多。
好长时间了,再也没机会去倒淌河。可那条细细的小流一直萦绕在自己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