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不宜”
肖云
前一个时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影视市场出现了激烈的竞争,于是,诸多“儿童不宜观看”的招牌便应运而生了。
“儿童不宜观看”,就其意义上讲,主要是针对一些所谓的“刺激镜头”而言,怕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确也无可厚非。不是么?因受一些“武打片”“功夫片”影响,有的小青年不是聚众斗殴,“行侠仗义”么?因窥探了一些“刺激镜头”,有的小青年不是大受影响么?据报载,古城南北两幼童因看电视剧《聊斋》而学女鬼上吊,结果毙命。虽然该剧尚不属“儿童不宜”之列,亦见镜头魔力之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不宜观看”,则不失为明智之举。
时下,所谓的“警匪片”、“枪战片”等等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惹得一些编导们不分青红皂白地“移植”起来,使我们一些国产“侦破片”或其它“片”变得不伦不类,土不土洋不洋失去民族特色。别的不说,单就玩方向盘的镜头就令人眼花缭乱,有飞车跳沟而若无其事的,有横闯闹市如驶无人之地的,有撞断栏杆、碰翻房屋、越过别的车顶人车仍完好无损的,有酒后驾车横冲直闯却安然无恙的等等,一系列惊险镜头,均给人以直观刺激,令人喷喷兴叹。至此,什么法度,什么红灯绿灯,统统成了多余,都不复存在了。
我无意褒贬这些镜头之得失,也无意品评它们的编导者之功过,可有一点,还得提及。众所周知,年轻人心强气盛,接受能力和摹仿能力都很强。看了那些“惊险镜头”,一些年轻驾驶员会不会手心痒痒地摹仿那些“绝技”呢?有的年轻人则回答:“那算什么?雕虫小技罢了!”足见其盛气凌人。孰不知我国的高速公路并不象某些外国那样四通八达,孰不知我国还有我国的交通规则。故此,愚以为大凡频频出现玩方向盘的赛车镜头,建议影院是否再出示一个“驾驶员不宜观看”的牌子,以免污染年轻驾驶员的心灵,以便消除隐患。
总之,一部作品,一部影片,或多或少都应给人以某种教育和启发,而那些在方向盘上使尽招数的镜头,则能给人留下什么呢?平心而论,那些代价昂贵的镜头既拍出来,也并非不能看,关键看你怎么看?在此我将奉劝一些年轻的驾驶员师傅,那些经过特技处理的开车表演,你千万别信。不过,还是别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