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11月0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由形似、神似到感情世界 读书偏爱夜长时 王铁成舍命演总理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黑雾血泪(报告文学连载)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由形似、神似到感情世界

——毛泽东艺术形象纵向谈

乔永仁

如果说审美者对美的要求是美的完整和美的连贯的话,那么,毛泽东艺术形象塑造到《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中的“这一个”毛泽东可以划句号了。

古月在《西安事变》中塑造毛泽东艺术形象以形似取胜,在观众中引起轰动效应。人们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毛泽东处理西安事变的雄才伟略和胆识,无不欣喜异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不满足了,艺术家不满足了,他们发出共同的提问,毛泽东仅仅是这样吗?!张克瑶在《风雨下钟山》中扮演的毛泽东,努力克服概念化,立足形似追求神似取得了新的成就。他和古月各自潜心琢磨和刻苦磨练,把人物的外表特征通过内在个性来体现,注重在挖掘人物内在个性上下功夫,使毛泽东艺术形象由形似达到神似。《巍巍昆仑》和《开国大典》将形似与神似巧妙揉合溶为一体,达到形神兼备的高度,这两部影片在全国再次产生轰动效应。

毛泽东是一位伟人,他有雄才伟略的一面,又是一个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的一面。《毛泽东和他的儿子》中的“这一个”毛泽东以其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英勇牺牲引起他感情的巨大波澜,为深层次寻觅毛泽东感情世界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王仁吸收了古月、张克瑶扮演毛泽东形神兼备的特长,揉进了“这一个”毛泽东丰富的感情世界,把毛泽东对毛岸英严格要求和寄予厚望的父子情、对杨开慧深深眷恋的夫妻情、对刘思齐关怀备至的父女情、对周总理、彭老总尊重和谅解的战友情、对乡下老大娘及其孙女的真情体现了领袖和人民的鱼水情,表现得既惊心动魄,又细腻婉转,淋漓尽致地予以展示,成功地塑造了“这一个”毛泽东艺术形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