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1年11月14日
头版
01

千斤重担千人挑 人人身上有指标

汉川机床厂实行全员承包生产扶摇直上

本报讯 汉川机床厂推行以共保合同为形式的企业全员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实现了产值、利润双提高。

这个厂位于汉中市,是机械电子部大型骨干企业。从1986年起,该厂推行了厂长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样以来厂长的积极性是激发出来了,但职工身上无压力,缺少主观能动性,再加上受市场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该厂一度生产经营情况十分困难,职工连工资也领不上。面对此局面,要生存下去,就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经营体制。今年5月,该厂大胆借鉴外地经验,在全厂推行了全员承包办法。他们的做法是:将上级下达给该厂的生产指标定为最低指标,在最低指标的基础上,由厂长代表行政,厂工会主席代表全体职工,党委书记作担保人,签定保证合同。厂长保证在全厂完成最低指标的基础上,每超过1%,职工工资总额增加0.68%,并为职工办福利等。同时,按照厂级干部每人3个月工资、车间科室干部每人2个月工资、工人1个月工资的数量交纳风险保证金。如果完不成最低指标,厂长有权降低工资,并没收其风险保证金。在上述合同生效的基础上,按照经营途径,厂长分别与各副厂长、各副厂长分别与分管的各车间科室领导人签订合同,从而将全厂指标分解到各车间科室,完成一级合同。车间得到分解指标后,按照一级合同的程序,车间主任、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签定车间的共保合同。然后车间又将指标进一步分解到班组,班组长将班组指标分解到每个职工身上,使千斤重担一人挑变为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达到责任共负,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的。

这一承包办法收到了显著效益,职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四车间复转军人多,技术素质比较差。签定共保合同,实行全员承包后,职工们主动拜师读书学技术,挑灯夜战进行技术革新。过去这些职工一人一个月一台车床都装不出,现在一人一个月能装两台,一次合格率还超出规定的10%。今年58岁的厂催款办主任赵清夫说:“5月份我和厂里签订了共保合同,6月份就生了病,本想打退堂鼓,但考虑到合同已签,完不成指标,没收我的风险金、降低我的工资事小,拖了全厂后腿,可就是大事。结果咬着牙,顶了下来,当月就收回400万。截至9月底,已收回2200万元。通过这件事,我得出一个结论:只要身上有压力,就能逼出干劲和办法来,就能创造出成绩来!”

近几个月来,该厂各项经济指标扶摇直上。今年1至5月,共完成利润156.7万元,而实行共保合同全员承包后的6至9月,仅4个月就完成207.7万元,平均值增长一倍。到10月底,该厂已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创近几年最高水平。

本报记者 惠焕章 周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