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热石头(散文)
侣文虎
冬天。每当晚上把热水壶放进被窝里,让孩子入睡的时候,我便不由得想起母亲的热石头。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季,我还是一个只知用袖筒擦鼻涕的小孩。北方的冬天,每每是冷中夹着寒风,夜晚更甚。我们姊妹四个,就我娇气,吃饭最爱挑剔,不合口味,干脆就不吃,母亲只得为我另做小锅饭。最令母亲伤脑筋的是每到了晚上,我脱衣睡觉前,总要和母亲讨价还价,最怕钻进冰凉的被子里。无奈,母亲只好变着法儿为我想办法,或是倒一盆热水浸泡一下冰凉的手脚,或是母亲先脱去自己衣服,钻进被窝里用她的躯体为我当暖壶,或是划一根火柴,燃两张纸把被窝烘一下。这是母亲每晚为我必做的事。
一次,母亲出了远门,当天未能回家。到了晚上可急坏了姐姐和哥哥,他们要为我脱衣睡觉,我怯冷,就是不让脱,气得哥哥狠狠地打了我一记耳光。我哭喊着,依然不脱。姐姐和哥哥只好摹仿着母亲的样子,点燃两张纸,替我暖被窝。姐姐哥哥虽比我年长,但他们毕竟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哥哥拿着燃着的纸,因火焰太大,不但烧了手,且把被子烧了一个小洞。我被吓坏了,再也不敢作声,脱去衣服就睡。
打那以后,母亲总是若有所思。
一日上午,母亲从河边洗衣回来,吃力地提着笼,等凉完了衣服,笼底露出了一个椭圆形的鹅卵石,洗得干净,足有十余斤。我有些诧异,便问母亲道:“这石头有啥用?你不嫌费劲。”母亲却如获至宝,高兴地说:“晚上你就明白了。”
吃罢晚饭,天已黑严,母亲催我睡觉。我却等着母亲暖被窝,她笑笑,说早已暖好了。我疑惑着,先脱了袜子,把脚伸进被子里试了一下,果然是暖暖的,再向前一伸,碰着一个热乎乎的东西。我兴奋起来,觉得发现了什么秘密,迫不及待地揭开被子。一个圆圆的用布包裹着的东西在里头。“呵!石头,热石头!”我兴奋地喊道。回头再看母亲,只见她满脸堆笑,声音不高不低地说:“都是因为你,硬把人逼出来的。”
原来,母亲在做饭前,便把那块石头放在锅灶下,饭做熟了,石头也烧热了。
这热石头还真管用,包上几层布,既不烫身,且彻夜都有温度。从此,母亲再也不为我睡觉发愁了,热石头成了我的好伙伴。每至晚上,它便为我驱走寒冷,送我进入甜蜜的梦乡,迎来一个又一个的明天。
现在回想起来,总有点想不透,母亲那时只不过是北方农村的一位普通劳动妇女,也及未进过学堂,她怎样想出这种超人的取暖方法的呢?
呵,我那热石头!我那质朴慈爱的母亲!
点评选好素材,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 《一块热石头》就是一篇取材极好的散文作品。穷困的山村不仅无法购置电加热器之类的先进取暖设备,连手炉、热水袋也买不起,于是这位质朴慈爱的母亲,“发明”了用鹅卵石烧热了为儿子取暖的方法。这样的素材是极难得的,因此读来颇有情味。可惜,因为作者功力不足,叙事的时候未能把情绪推到高处,致使作品仍显得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