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2月15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图片新闻 为父亲找老伴 抽到最后 警惕潜入食品中的污染物 傍晚不宜论家事 瞧这一家子 幽默二则 白酒的妙用 好梦圆了 旧报勿随意扔 广告 广告 城里姑娘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为父亲找老伴

常加

会计赵桂英的妈妈因患尿毒症与世长辞了。她非常悲痛,看到65岁的离休老父哽咽落泪的伤心样子,就更难过。她和爱人张玉民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下班后先到老人屋里坐坐,晚上陪老人谈古论今,替老人解闷散心。

白天上班了,屋里只剩老父一人,老父常唉声叹气,郁郁寡欢,暗自落泪。不久,老父亲患了冠心病。这可急坏了赵桂英。她上班有一大堆工作,下班后有干不完的家务,还要让老父亲生活得快乐,她毕竟精力有限呀。她左思右想,拿定主意找个妈妈,陪伴父亲安度晚年。

老父亲一听,大发雷霆:“你要甩包袱啊,我还能挪动腿,还有200多元工资,你们烦我,我一个人过,要不我上敬老院。”

一片好心,反而惹怒了老父,她委屈地抽泣起来。女儿一哭,老父亲心软了。老伴死后,女儿十分孝顺,自己怎能发脾气呢?他低头沉思着,女儿完全是为自己着想。老人再婚,他也想过,但谈何容易?别人耻笑,亲戚反对,他早把这念头打消了。现在女儿这样一说,他枯萎的心又复苏了。赵桂英乘机告诉老父亲,三个弟弟也都同意找个妈妈。老人终于点头答应了。

好事多磨,赵桂英的大姨妈闻讯后,匆匆赶来指责赵桂英。赵桂英体谅大姨妈的心情,耐心地说服了她。

她东托媒人西找红娘,终于找到一位新妈妈。为了筹办婚事,她知道生母有病时父亲的积蓄花光了,就把自己的存折交给爸爸。弟弟们也都掏钱,为两位老人购置家具。三弟赵成全一下拿出1000元,说:“爸,你们花吧?”

新妈妈进门后,赵桂英姐弟们都尊敬新妈妈。新妈妈的小儿子结婚,赵桂英和弟弟都去贺喜。赵桂英还给新妈妈织了一件毛衣送去。爸爸的工资总揣自己兜里。赵桂英劝他交给妈妈,爸爸总是摇头,表示不放心。赵桂英耐心说服爸爸,要取得别人信任,首先就要相信别人。爸爸思想通了,就把工资如数交给了妈妈。妈妈十分高兴,一分钱也不乱花。

赵桂英夫妻隔三、五天就去看望两位老人,领工资先给妈妈买些糖果、点心。妈妈过生日,双方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又热闹又亲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