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的是与非
许庆军
1、据《神异经》所载,我国在远古已有燃放爆竹驱邪避灾的习俗。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性情凶恶残忍,每逢农历腊月三十晚上便出来伤害人畜。但它怕光、怕红、怕响声。为了防止“年”伤害人畜,家家户户挂桃红木板、燃爆竹子使其发出“啪啪”的响声驱“年”,“爆竹”由此而来。
2、然而,这个寓意吉祥喜庆的爆竹也给人们带来悲哀。
——个在发生多少年后才出现的新闻。1977年2月8日(正月初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1团俱乐部发生了建国以来我国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引起火灾死亡人数最多的事故。一个小孩在电影观众厅内燃放“地老鼠”燃着其他纸张,引起熊熊大火。正在看电影的观众顿时惊恐万状,乱作一团,许多人被拥挤踩压致死。大火燃烧两个多小时。造成694人死亡,100余人受伤的惨剧。
我们没有见到全国的统计数字。据广州市消防部门的统计,从1975年起,广州市在春节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引起的火灾有207起,经济损失40多万元。上海市区1991年春节年三十晚六时至初五晨六时发生火灾197起,平均每小时发生1.5起。
——山东鲁南地区某个城市就曾经受理一起因燃放烟花爆竹的伤害赔偿案。某年春节期间,该市有一个镇的王姓男孩和宋姓男孩在大门外燃放“起火”。王某拿着,宋某点火。“起火”沿水平方向向西飞去,射在迎面而来的王某的叔伯兄弟A的右眼角上,家人发现A右眼角有一点血水,并没有明显伤痕,即领A到村医疗室打了针,吃了点消炎药。过了几个月,A右眼里长“云彩”,后到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了“右眼后发障针吸术”再经法院审理判决了这起伤害赔偿案,事情还没有完,A祖母认为孩子将来不好找对象,就常常骂宋家人,被宋家人打死,宋某祖父宋××一气之下上吊自杀。
“鞭炮之祸”也祸及爆竹制作者。
——1990年1月7日上午。“轰”,红光一闪,黑烟冲天,一声山崩地动的巨响,6间瓦房倾刻顶飞墙崩。废墟堆里,躺着七个血肉模糊、嚎啕惨叫的伤员。这是发生在金乡县化雨乡化南村农民周友龙家的一桩爆炸恶性事故。43岁的周友龙在司马乡官庄村亲戚家里非法生产鞭炮,生产人员往炮筒里装药时,不慎引爆,一声轰响,把他新盖的4间瓦房和邻居的两间房子化为灰烬。周及其儿子、女儿、亲戚、帮工等,一同倒在血泊里,造成6人重伤1人轻伤。
这样的例子多了。
3、有人认为过年节放鞭炮理所当然。一家团聚,放放爆竹,增添点热闹气氛。如果大年除夕不闻鞭炮声,不见烟花光,那喜庆气氛不知会逊色多少。外国人性格外向,有什么表示往往在大街上,在强烈的节奏中又唱又扭;我们的人民内向,凭借鞭炮声来表达共识。他们把烟雾、把响声结合成巨大的一体,来表达喜悦。
4、但许多人开始讨厌鞭炮了。一位中学教师说,每年的除夕夜他都无法入睡,他那患有心脏病的家属,此时更是难熬。他希望政府立法禁放烟花爆竹。有人在报纸撰文,题目就是《鞭炮,我不再喜欢你》。
有文章说,噪音是杀人不见血的凶手。科学上用“分贝”作为衡量声强的单位。一般说来人们普通谈话声为70分贝,公共汽车的噪声约为80分贝,铆钉抢的声音可达120分贝,喷气式飞机的噪音是140分贝以上。长期生活在85分贝的环境里的人,10%耳聋。到95分贝的时候,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失去听力。到120分贝时,人感到痛苦。到150分贝以上,可使人神经系统受到严重刺激,久之则有生命危险。医学研究表明,噪音能引起消化不良和胃溃疡,使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管痉挛,血压升高从而形成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曾在荔湾区华林街监测站监测,结果表明:农历除夕之夜的二氧化硫浓度为每立方米0.831毫克,超过国家标准的1.67倍,市区噪声高达127分贝,是国家标准的2.5倍。
5、燃放烟花爆竹的弊大于和,已是有目共睹的。问题的症结在于这种几千年的传统习俗一时难以破除。但同是华人社会的香港、新加坡,成功地禁止了燃放炮花爆竹;同是中国大陆,在特区深圳等地也做到了,深圳市人民政府规定:从91年元旦起,禁止在特区内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违例者将严厉处罚:罚款2000元并同时处以治安拘留15天。据报道,这一规定效果很好。
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也作出了春节限制燃放爆竹的规定,如上海、济南、广州等市。
然而,这些规定多数形同虚设,奏效不大。上海,1991年除夕之夜,有五万人上街宣传执法,可仍是处处烟花、声声爆竹,仅年三十晚六时至初五晨六时,发生火灾197起;广州,1990年春节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引起的火灾就有31起,造成损失17万多元。仅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春节前后一个月内接因鞭炮烟花伤眼就诊者103人,其中损伤严重需要住院医治者有14人,这些人经治疗,仍有5人失明。
6、据了解近年来燃放爆竹有二特点:一是放的时间越来越长,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到正月十五炮声不断、不绝于耳。其间,除夕夜至正月初一早晨前达到顶峰。中央电视台羊年初一晚间新闻播出《烟花鞭炮利害谈》中说,年三十北京市区噪声达到100分贝,超过国家标准的两倍。医学专家认为,当人们吸入高浓度的二氧化硫时,可引起急性气管炎和眼结膜炎,噪声连续作用于人体,会发生持久性的听力损伤等。因此,也有人称除夕夜为“恐怖之夜”
二是燃放的越来越多。昔日,年初一放一挂五十响鞭炮就欢天喜地了。如今,人们手中有了钱,生活富裕了,一挂不行,要两挂、三挂,甚至十挂,二十挂;五十响不行,要几千响的,并且个头越来越大,响声越来越响,形成了燃放鞭炮攀比的现象。
7、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呢?
据了解,香港为防止市区居民节日放鞭炮引起事故,向市民提供了一种电、声、光结合制成的仿真鞭炮;北京市区为便于安全管理,开辟了几个集中放烟花爆竹的场所。这些办法值得借鉴,这样既可以适当满足群众喜庆追求热闹的心理,又利于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