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梦桃精神代代传 桃李争艳香满园
赵梦桃小组9青工拜师学艺
本报讯 著名全国劳动模范翟福兰等5位老工人,与20岁的李剑茹等9名青工,于3月4日上午确立师徒关系,在厂俱乐部签订拜师学艺、保教保学合同。
这是西北国棉一厂赵梦桃小组的20名成员,带头响应全国总工会号召全国职工“岗位创一流,班组创先进,企业创效益”以来的又一具体行动。在此之前的2月15日,她们已与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马恒昌小组等10个著名先进班组一起,向全国职工发出了响应全总号召的倡议书。
能否在岗位上创一流,班组创先进,企业创效益,其关键是班组的每一个成员得有一手过硬的技术,先进的思想和忘我的主人翁精神。这是赵梦桃小组29年来一直保持先进班组的根本经验。循着赵梦桃生前走出的这条路,29年来,他们始终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班组建设的首要任务,先后培养出两名全国劳动模范,三名省(部)级劳动模范,7名省(部)级技术能手,9名厂级标兵;有10名工人走上了领导岗位。
赵梦桃小组成员的平均技术水平,在近7000名职工的西北国棉一厂是名列前茅的。去年,1020人的大车间技术测定,唯有她们小组的操作技术优一级率为100%。娴熟的技能,年年都结出硕果。仅以去年论,她们班超产棉纱6000公斤,节约白花1300公斤,产品全是一档。
但是,她们不满足这些成绩。组长刘育玲说:“具体到每个成员身上,水平就参差不齐,向更高目标攀登,更显得功底不深。”因此,她们把这次拜师学艺的目标定在省部直到国家一级的标准上。
以创造“翟福兰化纤工作法”,从而使换粗纱时间由35秒减少到27秒而闻名全国的翟福兰,曾是赵梦桃的徒弟。如今虽退休,仍宝刀不老,雄风犹在。她在岗位上时带出的15名徒工,其中有的现已是新长征突击手,有的参加过省(部)及全国的技术比武的老师傅。这天,当众多小青年在献艺带徒合同书上签名后,她穿起白围裙,拉上徒弟就往车间跑,在纺机旁向徒弟演示接断头,教徒弟勘听机台的毛病。末了,她一再表示:一定保证半年内出成果,一定把从梦桃手中学到的技术与精神,传给更多的青工。工人日报记者 徐国柱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