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3月28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幽兰淡香飘三秦 当今谁握“打神鞭” 图片新闻 古典名著人物知多少 “鸿雁传书”典故溯源 建议创办工作刊物 哥俩 侯门又闻侯耀华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幽兰淡香飘三秦

——记著名歌唱家负恩凤

稼穑

接到采访负恩凤的任务时,她正在省政协开会。她是省政协的常委。电话打到她家里,她告诉我暂时不能接受我的采访,因为第二天要去甘肃演出。

“是你们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去演出吗?”

“不,是我一个人去。”

我想到了名演员的“走穴”。

三天后,在她四室一厅的家里,我才弄明白,她的陇上行是应甘肃省政协之邀为“希望工程”义演。

类似这样的演出负恩凤去年演了100余场。歌声响遍工厂、矿山、农村、学校、军营、机关以及各种各样的慰问会、茶话会、庆祝会……

她的歌是属于人民群众的。

负恩凤唱歌已有41个年头了。从灌第一张唱片《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起,她就用民歌把自己和工农群众紧紧连在了一起。群众喜欢她,爱听她唱的歌,她坚持下基层为群众演唱,四十年而不懈。在文艺界“走穴”成风,名演员价码看涨的如今,这样的歌唱家并不多见。这是怎样一种境界,或者说是怎样一种追求,负恩凤解释得却是这样朴素。

“我经常和工农群众接触,总觉得工农群众最辛苦,干着最劳累的工作,却为社会创造着无穷的财富。为他们演出,为他们服务,我心里觉得坦然。”

今年春节,负恩凤去西安钢厂慰问,她的爱人、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团长孙韶即兴写了一首歌词:

“正月里来是新春,

我们一早出了门,

先给大家拜个年,

唱支歌儿表表心。

西钢职工干劲大,

生产面貌日日新,

亏损的帽子甩到一边去,

祝你们早日大翻身。”

贠恩凤用《拥军秧歌》的曲调唱完这首歌,厂长激动得在炼钢炉前问大家:“能不能改变面貌?”

“能。”一片和声。

“能不能甩掉亏损帽子?”

“能。”又是一阵轰鸣。

贠恩凤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什么能比这种报答让艺术家更感到自己艺术的神圣呢!

多少年来,负恩凤和她的老搭档孙韶手风琴一背,深入基层,边创作边演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去年中央电视台为她拍了《黄土高原上的银铃》的专题片,充分肯定了这位人民艺术家的成功之路。今年她又被收入英国的《世界妇女名人大辞典》,印证了艺术越具有民族性便越具有世界性的真理。

一首歌值多少钱,没有人给定过价,可现在一部分名演员确实是先富起来了。可惜了贠恩凤,有这样大的名气却还没有进入“小康”。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十几年前请人打的一对沙发仍在为客人服务,一台单缸洗衣机还在贡献余热,夫妻俩创作使用的仍是团里的一架旧钢琴。对于我的惊讶,负恩凤说,尽管这些年她下基层演出基本没有什么报酬,但她一点也不觉得吃亏,反倒很坦然,只要群众喜欢她的歌,哪个单位来请她都去。

她讲不出更多的大道理,也缺乏“闪光”一类的语言,但我从郭兰英赠她与孙韶的一幅《幽兰图》里,看到了她的朴素和淡雅,也为我们的职工群众拥有这样一位自己的歌唱家而感到骄傲。

(照片摄影 柳影)

贠恩凤与丈夫孙韶又在研究新的作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