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有感于一些优秀企业家早逝
全国劳模、陕西广播电视设备厂厂长马新死于癌症,54岁;省优秀企业家、西凤酒厂厂长马英死于癌,54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陕西省化肥厂厂长张振银死于出血热,45岁。最近,全国劳模、高级工程师、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总经理邵国斌,59岁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省竟有这么多优秀企业家英年早逝,令人神伤,发人深思。
“人吃五谷生百病”,有生也就有死,这本是自然规律,不足为怪。然而,这批四五十岁的企业家,正是经验丰富、精力充沛干事业的时候。这个时期病逝,给改革事业、给企业的发展会带来多大的损失!人们在哀悼、痛惜的同时,确实也应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外部原因。
不错,他们都是死于疾病,但他们似乎也是死于劳累。当了厂长、经理,又是劳模、先进,重任在肩,不卖力气干行吗?干不出成绩,就对不起党和人民。于是,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少有空闲想到自己,结果小病不早治,大病起不来……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现时的国情还是国家办企业,企业办“社会”。一个几千人、万把人的大型企业,除了生产、经营这些大事要抓之外,厂长、经理们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往往被一大堆琐事缠住。生老病死,吃喝拉撒,不能说日理万机,却也是千头万绪。更有那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公事找你,私事也找你,大事找你,小事也找你,办成了来谢你,办不成来骂你,没事了来泡你。就算你有三头六臂,也会精疲力竭,身心憔悴!
因此,希望全社会都能关心我们的企业家,上上下下给他们创造一个集中精力抓企业大事的宽松环境,不要一拥而上,压他挤他。厂长经理们也应爱惜自己的身体,做到劳逸结合,也不必事事躬亲,一些具体事务,尽可放手让底下人去干。
(马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