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4月0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丧葬百态 并非“神童”的故事(报告文学)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丧葬百态

老葛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其总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继之,不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继发布了殡葬管理的实施办法。然而,1988年,全国火化尸体仅180万具。细想一下,在12亿人口的大国,这实在是个少得可怜的数字,只占全国去年死亡总数的27%。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条例而进行土葬的人们,只不过是罚几十、百元,三百、五百元不等。

温州的造坟风气

有些人这几年刚刚走出贫困线,便开始向丧葬的“高级水平”进发。如何在地下睡得舒适,成为日思夜想的问题,一股营造坟墓的风气,象瘟疫一般在神州大地蔓延开来。

近年来,温州商品经济异常发达,而这里的造坟风气也与商品经济同步发展。自古以来,温州人对造坟就十分讲究,盛行修椅子坟。坟的外状如同一把太师椅,椅背、椅座俱全,多数被漆成白色。据称,死后躺在这样的坟中,腰不会痛。

富裕起来的温州人,在大肆改建住房的同时,一个大修祖坟的运动,在温州地区席卷起来,传统的椅子坟,已为一些人所不屑,向园林式陵墓发展。人们改用大尺寸的青石砌墓,坟上多雕有花俏石刻,其规模之大,做工之考究,花费之多,令人惊叹不已。

温州的坟墓一般占地20多平方米,大的占上百平方米,平阳县城西乡黄某,在九皇山上造的“松梅茔”,占地225平方米。永嘉县岩头区一位个体户建了一座180多平方米的墓,使旁边的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政委金贯真烈士的墓顿然失色。

乐清县是温州的一个富县,故该地的坟墓讲究,在温州又首屈一指。该县造一座坟的花费一般在1万元左右,最高的竟达50万元,此纪录的创造者为一张姓农民,他由穷转富后,花大把钱,营造了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坟墓,墓穴富丽堂皇,坟上有背靠、拱门、竖石狮子,坟的正面有精美的漆画,墓区的水泥地上,可供几十个人坐,墓堂为三室一厅,厨房厕所一应俱全。

温州还有一种寿坟,也叫红坟,是指为活人造的坟。60岁以上的老人,死后的安身之地已营造好,在南阳乡,花甲以上的健在老人中,60%都有了自己的坟墓,更有甚者,有的富裕户才得了贵子,就已为其造好了百年之后的归宿。从金华至温州到永嘉、乐清公路两旁的山坡上,都散布着白色的坟墓。据永嘉县统计,仅靠温杭线两侧9个乡镇,就有坟墓8597座。据温州市移风易俗办公室统计,自1983年以来,温州新坟以每年3万座的速度递增。

昂贵的棺椁

既有对墓葬十分讲究的旧传统,那么,对棺材之讲究也就是必然的了。在湖南省祁东县风子堰镇,出现了一批棺材加工的万元户,曾家村3个小组有一半农户加工棺材,每副棺材售价500—800元,有的竟达1000元,每副可赚300元以上。

不过,买现成的棺材者还是少数,多数要亲眼看着木匠做好自己的棺材。张大星,湖南保靖农民,才年过半百,其棺材却已存放了10年有余,据张称,寿材搁得越久,来世疾病就越少;现做的棺材潮湿,死者会腰痛,死后才上漆的棺材,死者再生后会摸暗弄堂。张大星倾其所有买回上等杉木,做成两口大号棺材,另一口是给他的30岁过头的老伴。寿材造好那天,亲友们全来贺喜。棺材造好后,每一年都要以青漆漆一遍,再以贵州桐油油一遍,10年来,载载如此。

不料,人算不如天算,张大星独生子要结婚,亲家来了暗示:得以这两副棺材做彩礼,否则婚姻告吹。

张大星理解亲家意图之后,惊得目瞪口呆,中国人对儿女的疼爱是外国人无法理喻的。要交出两口棺材,张大星虽是一百个不情愿,但还是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儿子结婚那天,亲家那边一路人马来收彩礼,另一路队伍则哭纳寿材。棺材抬进亲家门,那边的亲属全身穿孝服,跪在门口接,哭着说吉利话:“官(倌)也来,财(材)也来,财丁(材钉)两旺一起来,前头低来后头高,手捏甘蔗节节高,脚踏梯子步步高……”悲喜交集,场面真够滑稽的。

死人宴

某日,福建长乐县某镇街头,贴出一则启示:

本人老母谢世,为表儿子孝心,拟重哀悼。众父老乡亲,凡愿来佩戴黑纱参加送葬的,可进宴两次,并赠送纪念品若干。

不孝子:×××具

1988年7月24日

启事的主人是该镇一私营企业主——名闻长乐的富翁。结果,闻讯前来“寄托哀思”的不下数百。他们进门时先获一包“进门烟”,是长健牌的,7元一包。上桌,再送一包“欢喜烟”;是短健牌的,6.5元。开宴,第一道菜,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一碗汤:汤上漂着用美元叠成的10只小船,这自创的名菜是任何菜谱都无法找到的。

宴会将结束时,每席上放一盘不显眼的水晶包,死者的儿子发表了答谢辞:

“感谢各位光临,可惜老母只能死一次,我也只能给她风光一次。每盘10个包子中,有一个包着一枚金戒指。”主人的话尚未说完,包子已被抢吃一空,随即不时听到有盘子打碎的声音。

阴间来信和冥国介绍信

1989年1月25日,湖南省邵阳市郊区城东乡某村,一邓姓农民收到一封“阴间”来信,寄信人是他新近病逝的兄长,信不长,不妨抄录于下:

吾弟如晤:

几日不见,弟好否?甚念。

有劳你的关照,我得以顺利升入天堂。这里的一切并不尽如人意,新鬼总被老鬼欺,东西也挺贵,坏人还不少。

近日身体欠安。在阳间的胃癌并未彻底根治,目前发作,疼痛难忍。医院要现钱才给住院,还是那句话,人生地不熟,钱也无处借,望老弟速速汇些钱来。电汇最好。

兄上

邓某接信大为吃惊,因该信是老兄的手笔,邓某慌乱的心情稍为平静后,连忙请来和尚、道士,为其兄超度,驱祛病痛,并遵信中所嘱烧了两大萝筐纸钱。

邻居闻知此事,颇觉奇怪,调查一番之后,还是不得其解,信中没有写明日期,信封上的邮戳则依稀可辨,是本市近期寄来的,真相如何,至今还是个谜。

还有一些喝了点墨水的干部,也如此这般地陷于愚昧中,叫人觉得好笑。某人双亲已故,做忌3年后,找到乡政府一干部,开出一张奇特的转粮油户口关系的介绍信:冥国粮食局:

兹转去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县××乡公民×××之粮油关系。请接受为盼!

此致敬礼!

(加盖公章)

×年×月×日

乡干部还再三向那人解释:“活人调动,要办理转粮手续,人死之后,到了阴间,总也得穿衣吃饭呀。”知情人一语道破:凡办转粮关系的,每人得交手续费20元,原来还是金钱在大显神通。

葬礼演习

江苏铜山县一高姓老头,年过6旬,身体硬朗,并无半点疾病,心病却一日重似一日。高老头见过死葬之隆重场面,自己一旦享尽天年,儿子们能否把丧事办得象人家那样体面,甚至超过人家,这个问题令他十分伤神。

一日,高老头将4个儿子找来,把肚子里的忧虑讲了一番,话音一落,4个儿子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还是老二聪明,慢慢地开了腔:“您老人家不信我们的孝心,我们不妨来先演习一遍。”“好!”老头闻言大喜,当即拍板。

计议已定,高家兄弟分头行动,搭灵棚、扎纸马、请乐队,忙得手脚朝天。停“尸”7日,每天大鱼大肉款待亲朋。夜里是热闹非凡,开路、招魂、做道场,还有电影、录像、戏艺作调节辅助。吊唁的人们一来,儿孙们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可真哭得出来。

“出葬”那天,亲戚上百人,宴开数十桌,席散后,便送高老头上山,一行孝眷,披麻戴孝,一个比一个哭得伤心,旁观者亦为之动容。高老头悠悠然躺在太师椅上,由八大金刚抬着高耸于送葬队伍之中,眉开眼笑地观看着,自此以后,高老头心病全消了。

豪华的祭祀

清明节上,上海的郊外,场上突起一幢颇为壮观的二层楼房,屋内大橱、床、箱一应俱全、彩电、冰箱、电扇、电话亦应有尽有,门外还停放着轿车、摩托。众目睽睽之下,一男青年竟放起火来。顷刻间,一切家财化为灰烬。读者不必惋惜,原来这全是用纸扎成的“道具”。

清明节,青岛的祭灵者除了烧纸烧香外,有的还买来茅台酒或易拉罐的青岛啤酒、进口香烟和高档食品。纸扎供品是缺不了的。据殡葬所一位负责人说,一个清明节,青岛在这方面的消费至少在50万元以上。

生产现代祭祀供品的专业户也应运而生。甚至还有精印的纸钱,印有“中华人民共和阴府通用钞票”的字样,淡绿色的底子,套印着精美的斜条形花纹。

农村的扫墓也浸染上现代城市的气息,高档家具、电器,这些东西祖辈们在世时都没有福享用,死后就得给他们补上。

如何彻底根除大肆殡葬事件中的荒唐及愚昧?看来这仅靠几个红头文件及几张罚款单是难以奏效的。

●(题图 双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