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坚持自学二十二载 技改创效三十五万
管道工文彦生立足本职作贡献
本报讯 (记者桂维平)在地处蔡家坡的陕西第九棉纺织厂,有这样一个管道工,既精通机械制图,又能熟练掌握管道、空调、制冷、钳工和电焊技能。他,就是首批获得陕西省《工人技师》证书的文彦生。
刚过不惑之年的文彦生,是陕棉九厂动力科的管道工,仅有初中文化程度。他22年如一日,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先后自修了《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工业管道》和《制冷技术》等10余种专业技术书籍,绘制了近千张图纸,作了3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成为融制图、空调、制冷、电焊、钳工为一体的管道技术尖子。
文彦生在平凡的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琢磨。他对锯床手工锯进行改造,设计的新电动锯床提高工效8倍,为工厂节约资金万余元;他设计制作的阀门打压台,减少了阀门反复测定次数,既保证了安全,又提高了检修质量,现已使用了10年无故障;他设计制作的深井泵出沙器,使过去一年要更换10个电机轴,减少到3年更换一个,此举为工厂节约10.2万元。22年来,文彦生先后完成输油、供水、排水等管道和制冷、风机、空调等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44项,共获经济效益35.6万元。
日前,记者在“701工程”施工现场见到了身着油污工装的文彦生,与他细聊起来,方得知彦生还是一个典型的“一头沉”职工,在百里之遥的凤翔农村家里,上有双目失明的老母,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还有病魔缠身的妻子……22年来,他却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在第一线。从没有因家庭困难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更没有因家务和农忙耽误一天工作。
厂工会主席张玉英在谈及文彦生时,如数家珍般地告诉记者:“彦生这样的优秀工人,实在值得赞扬。据我所知,彦生进厂至今仅修复废旧管道24吨、管道阀门730多件、水笼头1100多个、水泵16台,为企业节约资金3.2万元。彦生还助人为乐,义务为职工家属修理电冰箱120多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