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5月02日
第2版
02

科技兴厂 富民一方

赵存梅放弃大厂下乡八载建奇功

本报讯 (记者 桂子) 在山城宝鸡,有一个从乡镇小企业发展为最大的国营制药骨F企业——岐山制药厂;在制药厂里,有一个放弃全民大厂优厚待遇毅然投身乡镇小厂搞科研的“女能人”——赵存梅。

48岁的主管药剂师赵存梅毕业于沈阳药学院,1968年以来,一直从事药学专业工作。1984年,当她得知附近的岐山制药厂生产品种单一,技术人员短缺,产品没有竞争力,强烈的事业心,驱使赵存梅毅然放弃陕西汽车制造总厂职工医院的优厚待遇,离开温暖的小家,投身于乡镇小厂研制新产品,组织开发新品种。

到新厂工作后,她吃住在厂里潜心搞实验,甚至连节假日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工作的重负和劳累,使她先后儿次病倒在实验室。为了解决“抗病毒注射液”患者注射后局部红肿、硬结和贮存期有沉淀等疑难问题,赵存梅在实验小试中,毫不犹豫地在自己身上作注射体验,常常造成臀部红肿、硬结,甚至连行走都感到困难。但她却从未休过一天病事假。这样,经过反复实验,潜心研制,先后开发出“无味黄连素”、“保健肚兜”和“甲硝唑泡腾片”等一系列新药,其中创省优质产品两种;获省优秀新产品称号4种;获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论文奖达11次;填补国内和西北空白各一项。

为了完善工厂技术质量的基础管理,赵存梅先后组织整理技术、质量档案70多卷,建立健全管理制度40多项,编写适合本厂药品检验和药剂专业教材13万字,并利用工余时间义务给职工授课达2350多个课时,培训职工学习考试达2340人次,培养技术骨干40多人,仅此就为企业节约智力投资数十万元。近年来,她所主持开发研制的新产品,从技术到工艺她都要亲自实验和设计,并亲临现场指导,使新品试产往往一次就取得成功。从而扭转了前几年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产品返工退货、企业声誉大跌的被动局面,每年可为工厂节约资金约50万元,年增产值15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职工的工资收入亦有了大幅度提高。

最近,赵存梅荣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