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气质
庆云
古希腊和罗马医生曾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型;性情活跃、动作敏捷的多血型;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型;性情脆弱、动作迟钝的抑郁型。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娃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一场歌剧开演后,让四个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去观看。当四人同时被收票员挡在门口时,具有胆汁气质的人马上和收票员争吵并打闹起来;多血质气质的乘机溜进剧场;粘液质的到外边吃了一顿饭,第一幕结束后才进场;抑郁质的干脆回家睡觉去了。这一实验说明,同一条件下,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处理事情的表现方式和结果各不相同,各有利弊。
气质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的控制。我国古人就懂得这个道理,并注意对自己心理特征上的缺陷作出自我调和。韩非在《观行》篇上就曾写道:“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意思是说,战国时的西门豹,性情急躁,易动怒发火,于是用系韧性皮带的办法提醒自己,使性格变得和缓些;春秋时的董安于,性子缓慢似“温吞水”,于是用系带弓弦的办法,提醒自己变得紧张些。
这个古人就懂的道理,我们今天一些青年朋友却忽视了。当自己气质上的一些弱点暴露出来时,总认为自己性格、脾气方面的缺点天生如此,不可移易,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来原谅自己。这对自己的处世和进步都是不利的。我们应该加强修养,时刻注意调和自身的心理缺陷,使自己成为一个气质良好、心灵完美、情绪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