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5月30日
第3版
03

少给考生些“关心”

李金玉

时令进入六月份,离众多父母与考生所关注的高考只剩了一个月的时间,考生们的紧张自不必说,即以许多家庭而言,也已把准备考大学的孩子列为了“重点”保护对象:一切为他们开“绿灯”,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全由家长包揽;更有一些家长则干脆请假上半班,侍候未来的大学生。

望子成龙,是做父母的天性,然而从生理卫生等角度看,家长们的这种做法却未必对孩子有利。其一,不利于孩子的劳逸结合。学习是一种极其劳累的脑力活动,在经过长时间学习之后,适当做些家务,可使紧张的大脑得以松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而家长们对孩子除了学习,“禁止”一切活动的做法,实际上也正是剥夺了孩子大脑休息的机会。其二,易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巨大压力。父母的殷殷厚望,全家人的希望所钟,使得做子女的在感激的同时,更多的则是不安:万一考“砸”了又对得起谁呢?精神的压力则势必使得日常复习、试场发挥受到影响,这从每年不少因心理压力过大而昏倒在考场的考生们身上得到了证明。其三,不利于孩子今后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围绕孩子转,会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潜意识,而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升学、工作、恋爱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有鉴于此,家长们对参加高考的子女的生活等诸方面的“关心”还是适度为好,甚或不妨少一些,“顺其自然”,使得孩子们在毫无额外精神压力的状态下复习、拼搏,或许倒会真正圆了家长的望子成龙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