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6月02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一代天骄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李光荣其人其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李光荣其人其画

●郭培杰

最近,我省工人画家李光荣在西安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个人书画展。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工厂的画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这次共展出的四十多幅书画都是他近年所创作的精品,其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充分显示出他作品的全貌,颇受书画界和观众的注目,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影响,省市各报刊也作了翔实的报导。

李光荣,我要算是熟悉的。去年秋初,北京举办全国首届侨联书画展,我省一些著名书画家都有作品参展,其中就有李光荣的。那次展览听说办得很成功,李光荣作品也在北京受到行家的青睐。

作为一个工人画家,李光荣的书画近年来确有长足的进步。他在全国和省市书画展上显露头角,并且多次获奖。他现在是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还是陕西省侨联中国书画艺术院的研究员。

李光荣并不是名望很重的画家,他的职业也不可能以画画为生。他的主要精力都投在厂里的本职工作上。但是,他的才华和艺术追求并未受到限制。

李光荣自幼喜欢绘画。他的青少年是在河南乡村度过的。他的母亲对民间的艺技都很精通,剪纸、绣花颇有功夫。这对他也算是一种艺术熏陶。小学毕业,他得知西安有一所美术学院,便孤身闯荡到西安,投奔在亲戚家,以其今后能投考西安美院,实现自己的艺术之梦。那年月,家道贫穷,人事艰难,上大学,学画画,对他这个苦孩子也许永远只是一场难圆的美梦。中学毕业,迫于生计,他只好面对现实,走进了工厂的大门,当了一名锻工。

命运,也许对他还不算残酷。在工厂,他除了干活,就是画画。利用业余时间他还为基层办墙报,写写画画,很卖力气。节假日他去游览名山大川,画像写生。他的积极和勤奋渐渐受到了工人师傅和各级领导的赞许。在厂有关领导的关照下,他被抽到厂工会,专职负责群众文化活动。八四年,他又被保送去西安教育学院艺术系进修三年。在那里,他又接受了系统的美术教育,以此对他后来的书画创作获益匪浅。

李光荣最初是学习西画的,他素描功底是深厚的。后来,他改学中国画是受了林风眠、石鲁诸大师的影响。特别是石鲁那一代宗师的大手笔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觉得民族风韵的中国画,历史久远,只要以生活为创作源泉依然能注入新的生命力。他精心钻研石鲁,探究林风眠如何使中西绘画融汇贯通的新技法。同时也向古典大师学习。他醉心石涛、八大山人的书画。其中石涛所倡导的“我师我法”,要求画家从生活的直接感受中进入创作,强调画家的艺术个性,对他也有大的启示。

李光荣在书画创作上,有追求,肯下功夫,路子又正,交友拜师又很广泛,所以他能广取博采,他有大志,好才情,文思豪迈,作画虎虎有气势。他创作题材无定向,又不喜欢重复自己。他不怕失败,失败更能激发他的新的创造。他作画富有特点,激情来了可以连续画几幅不同题材风格的画,无激情时数日数月不染笔墨。他的书画虽是良莠不齐,但成功了的都是丰富多彩。

他的书画,我看得不少,感觉都不错。他的作品有山水花鸟,也有人物素描;有大自然全景的表现,也有一草一石的意趣;有浓厚,也有清淡,但都能尽得风流。他画雄鸡很富生活情趣,也传达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他画牡丹注重生命的烂漫,画荷花显出洁净而不落平凡。我喜欢他一幅《双禽伴月图》,那色调、情致,有滋有味,月亮初上,云雾迷朦,草滩上那一双生命的活物透出悠悠的情怀,表达着缕缕情思,紧紧攫住了观赏者的心,让人回味无穷。他的山水画不以细微见长,而是从大处下笔,注重整体,追求虚实,讲究厚度,表现出自然生命力的气势,颇受西画之长的影响。省美协主席、著名画家方鄂秦先生说他的画都是从生活中来的。这评语,是很有见底的。这也许正是李光荣书画最为见长,最富特色的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