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队誉至上
——记西安市建三公司“徐宏安青年突击队”
6月9日,队长徐宏安带领他的青年突击队又要出发了,不过这次可不是去承接新工程,而是坐飞机下沪旅游去了。他们在“八五立功竞赛”活动中表现突出,立了头等大功,工区制定的奖励政策如今要兑现了。
队员们脸上虽显疲惫,心情却格外地轻松、愉快。他们刚刚打完一场硬仗,仅用20天时间就完成唐城大厦改造工程66万元的建安工作量,用大厦副总经理话说,这叫“深圳速度”!
那是今年5月6日。一个令“徐宏安青年突击队”难忘的日子。他们承接了唐城大厦改造的土建、型钢拼装焊接、电梯配合、铝合金门窗等工程任务。条件是苛刻的:施工操作必须在不到100个立方的空间内进行,甲方又提出边营业边施工,要求一个月完工。
任务艰巨,又刻不容缓。这是领导对青年突击队的信任,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当时,徐宏安只对他麾下的9名队员说:“有家和孩子的,一律安置好,这个月不准回家;有对象的,暂缓一个月谈恋爱!”突击队队员平均年龄28.5岁,这正是人生的多事之秋,但大家理解地接受了。每个人心中明白:突击队的名誉高于一切。
他们拿着复印的图纸反复熟悉,仔细研究。实行两班轮流上岗,保证24小时现场不离人。专职工作落实到人,在下料、拼装、焊接上往往大家又齐抓共管,共攻难关。五层钢平台夹层是项较大的工程,在楼外布满安全网。在上层1.8×4M2,下层10×5M2的操作空间内,起重机不灵了。为把1.5吨12米长的钢梁平稳地吊装上去,只好采用“三点吊装、一次固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平衡难掌握,稍不留神,倒链滑脱,后果不堪设想。徐队长手拉倒链,亲自指挥操作,就这样一天吊5根,10多天下来,队员们的眼圈黑了,素以身强力壮著称的卞新宝竟明显地瘦了一圈。女材料员万亚丽在领料棚一守就是一夜,下班时桌子成了床,爬上去打个盹,上班了起来接着干。一次夜里11点多钟,公司经理李友三和工区主任石康民来了,见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感动得拍着队员的肩膀,不知说什么好。
这支队伍自1990年成立以来,在承建的第一个西郊民航幼儿园工程中就以降低成本5%完成任务一炮打响。几年来敢打硬仗,屡建奇功。今年5月份,被西安市团市委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这次在唐城大厦改造工程中又以高效益、高质量、短工期获得甲方的高度评价,实现了他们立下的“无论走到哪儿,都要把光荣称号带到那儿”的誓言。
(本报通讯员贾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