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无奈,三个愿望
张忠良
拥有电视机的人,似乎比别人多了一个世界,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而赏万类。但是,谁也无法否认,自从接受了电视,同时也就接受了一份无奈:你为了看一场足球赛,就不得不看那插在前面的广告;你为了看一个连续剧,就无法回避那楔在中间的广告——那广告又多又长,好久看不完;那广告声嘶力竭,震耳发聩;那广告最爱用“最”“优”“好”……你忍无可忍,你怒发冲冠,你拍案而起,你最终还是耐着性子坐下,因为你毕竟对足球赛迷得如痴如醉,毕竟对连续剧看得走火入魔。你就在那蜂涌而出的广告中欣赏那婀娜的身姿和销魂的笑靥。你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你竟喜欢上了广告,你在广告里找到了“佳酿”,你为妻子选下了“霞飞”,你为老人觅得了“草珊瑚含片”,你为孩子发现了“百灵花”……你发觉广告不但为产品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市场,也为用户开阔了眼界,提供了选择机会。你于是不再暴跳如雷,一种抵制情绪悄悄转化成了三个愿望:
一愿广告短些再短些。绕大弯子,不着边际,象拍电视剧,镜头频频换,却无意趣,耽误了时间,又离题万里,于产品何益?于消费者何益?君看中央台“海达表”广告,不说一字,只让钞针准确指时,“新闻联播”正点开始,效果尽出。
二愿广告精些再精些。直白露骨的标榜固令人生厌,莫名其妙的“哇”
“呀”更令人作呕。
三愿广告真些再真些。取人信者,莫过于真诚。作为信息传播媒体的广告,尤其要讲究科学的负责的态度,来不得半点吹嘘。你是“一流”,我为“最优”,他乃“魁首”,同类产品,又换着宣传,让人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