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8月13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深圳风情(散文) 想起了王实味 图片新闻 夏日断想 也许 钓鱼台觅古 情系铁路 合影(小说) 鼠害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钓鱼台觅古

赵德铭

姜太公钓鱼台,在距宝鸡县15公里处的秦岭北麓磻溪河畔,一走进这葫芦状的山谷,我即被那一谷溪水,满山怪石,遍野翠柏所陶醉、所倾倒了。

钓鱼台,由三千多年的名士姜子牙垂钓于此而得名。姜子牙早年非常博学,但由于家贫不得志,屠牛卖炊渡日,后来做了一名小官。因不满纣王无道,便弃官来到此处垂钓,暂作韬晦之计。这时,他已七十有三了,在此苦钓十年之后,才被周文王访到,拜为国师。他老年得志,便辅佐周武灭了商朝。正因为如此,这块姜子牙的发迹之地,便受到了历代人们的朝拜。

唐代贞观年间,便在此地修建了太公庙,并植翠柏四棵,今庙宇虽经多次翻修,已面目全非,但那四棵参天巨柏犹存,其苍劲挺拔之神态,仍令人肃然起敬,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四柏三间亩”。门两侧书有“斩将封神功盖古今数第一,兴周诛纣才兼文武世无双”的对联。庙内雕梁画栋,幽雅肃穆,让游人一进入,即感到仿佛到了另一个天地。

在太公庙的磻溪河中央,竖立着一巨石,其石上阔下狭,成倒锥形,颇为奇险。这便是有名的一景观“璜石玄立”。此石高近7米,顶部直径11米,而下部仅有4米,好似莲座,恰如圆锥。溪水沿石底而过,摇摇升欲倾,巍巍升雄险,一旦山洪爆发,激流呛哮,倾泻而下,它便首当其中。然而,千百年来,它却巍然不动。在璜石的北侧,镌刻着“孕璜遗璞”四个大字,系清乾隆年间徐文博所书。其大意是说,这是块先人遗留下来的璧玉吧。

从璜石沿溪水而下的不远处,便是姜太公的钓鱼台,钓鱼台实为一块两米见方的巨石,石下即是一清潭,有几位年轻人正在那儿钓鱼,在平阔的石面上,传说的姜太公垂钓跪膝的两道深深的石印,至今仍历历在目,我不由想起了唐人胡曾“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钩。当时未入飞熊梦,几曾斜阳叹白头”的赞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