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张艺谋
(名人传记) ●景长顺
张艺谋,这个影坛上的传奇人物,近几年来真可谓大红大紫!早在二十四年前,我和艺谋是在同一个生产大队“安家落户”的老知青。是一对很能谈得来的挚友。那时的他就已充分显示出能写(写一手美术字,我们下乡的村落里到处写满了张氏笔迹的宣传标语),会画(红太阳的形象大多出自于艺谋的画笔之下),且吹得好一管横笛。他为人做事精明过人,被我们一起下乡的同学们昵称为“贼谋谋”。
在那最艰苦而且对前途迷茫的岁月里,我们经过了一天繁重而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后,常常在残阳西下,炊烟弥漫的村落小路上,或在宝鸡峡水库崎岖的山间小道上一边漫步,一边漫无边际地谈着人生、爱情、命运、才能和机遇。
记得是在一个阴云沉沉的秋天的傍晚。吃完了晚饭,我们又习惯地沿着宝鸡峡水库的羊肠小路开始了无目标的漫步。他忧忧而悲凄地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安徒生功成名就之后,志满意得,有一天,他从一条小街上路过,偶然的机会,使他和一个穷苦的钉鞋匠进行了一次闲聊,意外的发现了钉鞋匠的知识渊博。回家后,他哭了,痛哭了!钉鞋匠,使他懂得了很多、很多……。
很遗憾,二十多年过去了,艺谋给我讲的这个故事,我一直未能得到考证,也再也没有第二次听到这个故事的传说。可是,这又有什么呢?现在想起来,这不正是他当时思想上的写照和一种精神的寄托!
艺谋之所以能在《黄土地》的摄影上有所独到的创作和造就,决不是偶然的。因为在我们下乡时他就对摄影有着一种执著的爱。他常常对我说:“如果我们能有架相机就好了,我们可以背着它游一下乾陵,逛一趟华山,还有,把我们现在在农村生活、劳动的场面都拍下来。你看,这黄色的土地,炊烟弥漫的村庄,不都是一幅幅美丽画卷……”
可是,在那个年代,像我们这样的穷知青要想买一架相机,真是连想也不敢想的奢望!
记得在我招工进城后,他曾用借来的照像机拍过一张照片寄给我:他留着光头,穿一件黑棉袄,腰里系着一根麻绳,怀里抱着一条花狗,坐在饲养室门前的架子车辕上。照片很小,是用135的相机照的黑白照,遗憾的是没有保存下来,遗失了。
从下乡第三个年头,我们相继进城当工人了。艺谋的奢望也终于得到了实现。买了一架他梦寐以求的相机。什么牌子的我已记不清了。有的报刊报道,说相机是艺谋用卖血的钱买的,可在我的记忆里却从没有听到他说过此事。
星期天或空闲的日子,艺谋常常兴致勃勃地来邀请我和他一起去公园或郊外采景,然后他自己冲自己放,我和同学们看到照片后,只要能说一句,“嗯!还不错!”艺谋就会得到莫大的满足。那时,他对照像入了魔,每月的工资几乎都花在了照像上。
一天,和我们一起下乡的一个同学跑来对我说,贼谋谋在渭河滩上给一个农村女娃拍照,被农民当流氓追着打了一顿。听后,我嗟叹不已。没过几天,艺谋又来我家找我去照像,我问及此事,他听后,半天没有说话,沉思了良久,才悲伤地对我说道:“长顺,你不是很喜欢文学,爱爬格子吗?也许会有那么一天,你的笔下会结出累累硕果,我把我的这段小小的插曲告诉你,到那时,你可别忘了,别忘了用你的笔去写一写我,写一下我这个为了艺术,也为了我的事业,但也有可能终生一事无成但又历经了千辛万苦而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那是一个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下午,艺谋下了班,他当时在咸阳八厂工作,提着他心爱的像机去渭河滩上采景。当他看到一个农村少女在平滑如镜的河边洗衣服时,这富有诗意的田园风光将他迷住了。他快速地拿出了像机,想将这美的瞬间捕捉住。可是就在他将要按下快门的一瞬,他感到如果这个洗衣少女的位置能再移动一下将会使画面更加完美,于是,他就对那位姑娘说道:“喂!姑娘,请你往旁边动一下,我给你照个像好吗?”正在洗衣的少女惊讶地抬起头,怯怯地看着手提像机留着平头的艺谋。忽然间,姑娘站起身,疯也似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有人耍流氓了!”姑娘的喊声,惊动了正在河滩上干活的农民,接踵而来的是高举的锄头,杈把和愤怒的叫骂。沙滩上,留下了一行后来举世闻名的艺术家惊惶逃窜的脚印……。
啊!张艺谋,这脚印,不正记载着你跨入艺术殿堂艰难的历程。不正印证着你在布满荆棘的小路上艰辛的脚步!同时,它又给后人留下了多少深深的思索……。
事过不久,又一个关于艺谋摄影的“新闻”撞入我的耳膜: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在人头攒动的西安炭市街副食商场前,艺谋又不顾一切地站在了自行车的后衣架上,将像机的镜头对准了提着菜篮子的喧嚣的人群。
“下来,你要干什么!”
一声大喊,艺谋被几个声凶气恶,臂缠袖章的“民兵小分队”连人带像机拽下了自行车衣架。
一个人,如果能在事业上想有所造就,才能、机遇、命运,缺一而不可。才能,靠人的勤奋去博得;命运,是无形的神灵,也许每个人的命运都要由命运之神灵来主宰;但机遇,则多一半靠自己来把握。
贼谋谋,你真贼!记得你在北京电影学院临毕业的前夕来找我。我问起你的出路,你果断地告诉我:“北影厂不敢想,也不想去。西影厂,条件不错,又在自家门口,但又不愿来。老厂,名家太多,真去了那里,我跟着扛相机,要扛到哪年哪月?!”你最终选择了刚刚建厂而又远离家乡的广西小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因为种种原因,张艺谋从影后的十年来,我们没再接触来往,而这十年中所遇到的酸、甜、苦、辣,我再无言可说,可是,他在艺术的阶梯上开始起步攀登时所付出的心血和艰辛,使我深有感触的体会到,张艺谋能有今日,他一不鬼,二不怪,三不奇,那真正是用血泪和汗水浇灌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