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汤止沸何如釜底抽薪
张绪田
封建时代的官员出门是要坐轿的。当然坐轿也有很多讲究,抬轿的人越多,标志着坐轿人的官就越大,身位就越高,过往百姓见了那些官轿,自然要肃静、回避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轿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大小官员出门基本上都换成了小轿车,所以,一个时期流传有“以车取人”之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尽管没有什么头衔的个体户和官衔不大的乡镇企业的头头们,出门也居然坐上了桑塔纳、皇冠之类的高级轿车,鱼目混珠,是官是民很难分清。这样一来,有些人就在车的牌照上做起文章来,将一些领导乘坐的车换上了公安车的牌照。起初人们还有些不解,这些领导中,有些连公安的边儿也不沾,为什么他们乘坐的车要换上个公安车的牌照呢?后来听人讲,由于现在路障路卡太多,领导公务又忙,挂上个公安车牌照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一路畅通。前不久,我有幸亲身体验了挂公安牌照车的功能。在去一个县城的途中,有一检查关卡,那一辆辆大小车辆行至关卡前,都要乖乖地停下来接受复杂的检查,一耽搁就是大半天时间,而那些戴大盖帽一看我们乘坐的车的牌照,二话没说就挥手放行了。
我终于弄清了领导车挂公安车牌照的奥妙,但也由此而产生出一连串疑问。
我们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既然知道现在一些地方路卡多、行路难,为什么不去下决心解决呢?而给自己的车前换个公安车牌照,一路顺风,岂知那些挂普通牌照的车辆出门行路有多难呢?上面三令五申禁止乱设关卡、乱拦车检查,但个别地方依然是我行我素、置若惘闻,把固定检查关卡变成流动关卡,把明检查转为暗检查,他们的目的并不在检查车辆的违章违纪上,而在于找岔子罚款。据一位汽车司机讲,他每次出门上路,腰包里都要多塞点钱,以备那些检查关卡“鸡蛋缝里寻蛆”。
我想,要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光靠换个什么牌照是不行的,假若所有的车辆都换上个公安车牌照,那时不知又会生出个什么别的花样来。看来,扬汤止沸,倒不如釜底抽薪。不知那些乘坐挂着公安车牌的特种小轿车的领导们,是否如此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