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记着的人(散文)
冯为民
我读小学四年级那年,由于爸爸妈妈工作调动,我从厂子弟小学转到了大庆路小学。当老教导主任问我愿意到哪个班时,我随口答道:“二班。”
二月,天气依然很冷,我在教学楼之间的空地上来回跺着脚,等着我的新班主任,她正在上课。不久,老主任就和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走了过来。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就是我的新班主任李惠琴。李老师仔细地看了看我,然后用一种很快活的声调说道:“嗬,又是一个大脑袋,这一定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周围的人都笑了,我也跟着笑了。
听有的老师说,李老师的班是学校中最“乱”的,而李老师班里的奖状,却也是学校里最多的。
二班是一个实验班,五年就毕业了。而我以前学的是六年制的课程,相比于我周围的同学就整整少学了一年的知识。尤其是数学,学得很吃力。有一次,我的数学作业有三分之二得了红叉,我很伤心。不久就有同学通知我,李老师找我,并要求带着数学作业本。李老师是教语文的,可为什么还要让我带上数学作业本呢?很快,我就和数学作业本一起来到了李老师面前。李老师翻了翻我的本子,笑道:“怎么搞的,你怎么得了双份对号?”我心中一惊,李老师很注重我们的平时作业,我的作业写成这样,恐怕要挨批评了。李老师看到我紧张的样子,就又说道:“不过,这可比不上我上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本子上,只有七个对号,不比你差吧?”李老师摸了摸我的头说:“来,老师给你讲一个笨鸟先飞的故事……”从那天起,我不再害怕任何一门功课了。
小学门前有一条马路,并不十分宽。每天放学时,李老师总要和我们一起走出校门。这时她可不象在校内那样,任我们奔跑了,而是先将我们编成整齐的队伍,带到马路边上。然后,再向路两头仔细地观察,在断定没有车辆后,李老师便几步走到马路中间,象将军似的将手一挥,于是我们就叫着,喊着、笑着、象一群刚出窝的小麻雀,忽地一下就到了马路另一边。李老师直到最后一个同学也走上了人行道,她才转身走回学校。在转身的一瞬间,李老师总要将右手轻轻一扬,优雅地在空中划一个半圆弧,微笑着冲我们说道:“同学们再见!”于是马路这边已跑散开的同学们也会停在不同的地方大声喊道:“老师再见。”随之笑声便向四处飘散开去了。每当这时,路旁的行人大多要停下脚,以赞许的目光看着这一切,他们的脸上也带着微笑,而我们也骄傲地昂着头,把脚抬得高高的,从他们面前走过,“那是我们的老师,有谁比我们的欢乐多?”
时间过得飞快,现在李老师又要送我们出校门了,所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书包里都多了一张毕业证。等我们过了马路,李老师依旧站在马路中央,她没有侧身做回学校的准备,而是面对着我们慢慢举起了右手,“同学们,再见。”“老师……再见!”一个女同学哭了,我撒腿就跑,我不愿让老师看见我哭。跑了很远,我回头望去,李老师依旧站在哪里……
时间又飞快地流逝了很多,我也渐渐明白了,我们只是李老师所送走的许多学生中的一部分。李老师是个平平常常的人,也正因为她的平常,所以才牢牢印在我的心中,李老师的善良、朴实与诚恳是我一生努力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