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坝的酥饺
琚勇
紫阳人的嘴是出名的,不单是指说话利落,还指喜欢在吃上下功夫,所以本地的名厨很多,也很为人推崇。毛坝是个小区镇,于此并不落后,由于材料的限制,便专在一个细字上下功夫。酥饺就是其一。
酥饺所以值得一提,实在是非亲口一尝不能心服的。饺馅用核桃、花生、芝麻、香料精制细磨倒也罢了,不算特奇。点睛处是一个“酥”字。怎么个酥呢?大如拳的一个酥饺,膨黄透亮,实实在在,丁点儿不偷工减料,却无一丝肿重之感。油是即刻要渗成珠子掉下来的势子,入口却不肥腻。尽你存放多久,牙咬着是碎的,丁点不觉硬,也不用多嚼,入口便化。有粉的味道而不干口,有一点清香,不吃感觉不到,单在鼻腔里荡悠。
大凡面食,功夫都下在面上。酥饺也是,看似平常的面皮,炸出来是一层层通亮透明的膜,无论厚薄,你细细揭,尽可匀匀地揭下去,直到露出馅来。
外地人看来复杂如此的酥饺,该是一种少数人的专利了,但在毛坝却是极普通的家常食品一一如同山里人泡酸菜、晒干果——甚或更平淡。
但酥饺终归是毛坝的特产,外地人只吃不学,本地人未曾准备推销出去。要吃,都得来毛坝。于是,直到现在,酥饺仍然只是到过毛坝的人才能享到的口福,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连紫阳人——直到现在——吃过的、知道的、也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