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抑扬褒贬话舞场
日益壮大的舞迷队伍
交际舞50年代曾风靡神州,1964年被取缔,直到1984年才逐渐恢复,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发热”至今。据西安市文化局社会文化管理处统计,目前市内仅营业性舞厅(场)就有130多家,再加上一些企事业单位半公开半内部的俱乐部和各级工青妇组织举办的周未、鹊桥、联谊等诸类形式的舞会,权威人士估算,每天约有8万人出入舞场。至于舞迷自发组织的各类公园舞会、广场舞会、草坪舞会,人数就更无法估算
“国标”与“二步”
两年前进口的太空步、柔姿舞、卡通步、霹雳舞刚刚缭花青年舞迷的眼睛,又被更贴近更舒缓,更有感觉几乎在原地踏步的一种二步舞所替代。所谓二步舞,即贴面舞,其标准姿势就是男的双手搂女方腰部,女方双手圈住男方脖项,酷似言情小说封面的港台接吻式。从8月1日到28日,笔者走访西安城区20家营业性舞厅,舞客中搓二步占一半以上的舞厅有17家。面对汹涌而来的二步潮,家家舞厅门口那块由公安机关挂名,写有“不准跳贴面舞”条款的舞厅管理十二不准,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国标”舞舞姿比较正规,一招一式很有讲究,无论是华尔兹的飘逸、潇酒,还是伦巴的稳健,探戈的刚劲,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围标派也逐渐跳出了自己的固定地盘,如健美舞厅、儿童公园地下宫舞厅、土门工人俱乐部露天舞厅、鹊桥舞厅以及环城公园的17家露天舞场等,都是国标派的阵地。
各等舞迷心态从西安市舞厅(场)的门票售价来看,分高低中三档,1至3元属低档,3至10元属中档,10元以上属高档。薪水阶层大多光顾低档舞厅,个体户、倒爷、企业承包人、海外游人以及有关部门的“现管”,则是中高档舞厅的常客。来自四面八方的舞迷们为着不同目的跳到了一起:
A、寻找爱情:打字员小陈,芳龄22,她声称本单位没有看上一个,下舞场就是为了“找一个”;工人赵某,而立之年仍是孑然一身,后连上两期交际舞学习班,终于技压群芳,受到爱跳舞但跳不好的金女士的青睐,一个好学,一个愿交,跳着跳着就“谈”上了;开出租车“发”了的贺某花3万元打发了原配,随后就在舞场“挂”了某饭店的一位“公关”小姐。
B、交际、健身、娱乐:某副厅长曾带队进京参加订货会,东道主举办舞会欢迎,无奈副厅长和7名随员都是舞盲,眼睁睁地看着外省的同行从舞会上把多宗生意抢走。此后他一改“摇头派”成了舞厅常客;某公司一女工婚前是有名的“衣服架子”,可产后一下变成了“水桶”。学跳舞一个月,体重掉了一斤多,于是她便和几个同病相怜的女伴订出了每星期下四次舞场的长期减肥规划。
C、寻求寄托,排解寂寞:舞姿出众、楚楚动人的女教师王某:“我爱人在北京工作,又没有小孩,所以我每星期都要跳几场舞充实一下生活。”在某大学舞场,一位身着“大胆朝前走”文化衫的“妹妹”,只要跳起中场休息的迪斯科,总是拥上来一圈“哥哥”手拉手围着她跳。她自称高中时是学习尖子,一进大学高手如云,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现在每到舞场,看这么多人围着她,就又找到了那份“自信”。
跳出来的是与非
笔者的一位记者朋友到东郊某军工厂采访,该厂党委书记向记者告工会的状:“天天办舞会,把我们厂的离婚率都办高了!”一位汽车司机听说爱人正和别人搓二步,就半信半疑去看。他不看则已,一看则怒从心起,跑过去一把脱掉妻子的一只皮鞋扔到楼下转身就走。播音员修某告诉笔者:“舞伴不可固定,一旦固定,那跳出感情是必然的,跳不出感情是偶然的。”一位时装模特说:“把握不住自己的女孩最好别去舞场。”不管舆论怎样,事情都有两面性。众多舞厅的开设,确实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但不可否认,舞厅里伺机“偷吃伊甸园禁果”的大有人在,所以说,舞厅也是婚外恋的温床,至于这类恋情是否影响到家庭,只有当事者自知。
我们应该承认,尽管它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它的积极作用毕竟比副作用大得多。公安、文化部门在对舞厅的管理中,应最大限度的限制它的副作用,如规定灯光亮度,严禁间歇性熄灯、点蜡烛、黑灯等等,努力把它往交际、娱乐、健身等方面引导,才是明智之举。 (赵笑梅 田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