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葬八宝山的第一人
李威海
八宝山是全国闻名的革命公墓,这里安葬和安放着中国党政军高级官员的遗体和骨灰。
那么,谁是葬入八宝山的第一人呢?
解放初期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修建的同时,周恩来总理便交代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让他大力寻找我党北方局负责人,被张作霖杀害的王荷波等烈士的遗骨。
由于王荷波等烈士殉难已有20多年了,小组的人只好一边在收编的伪警察中了解情况,一边查阅京师警察厅的档案。收缴的伪警察厅的档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堆了满满两大屋子。发黄脆裂的档案上积满了灰尘和蜘蛛网,稍一翻动就腾起一股呛人的尘土。要在这浩如烟海的档案堆里查找到烈士遇难的时间地点,真有如大海捞针。小组的几个同志关在屋里分头查找、连着干了两三天,眼睛都熬红了。
这天,屋里的人仍在聚精会神地查找,突然,一个人高喊一声“找到啦,找到啦!”几个人凑上前去,看到档案中记载王荷波等18位烈士是在安定门外的箭楼东侧就义的。几个人高兴得一蹦老高,马上报告给薛子正秘书长。
小组的几个人顾不上休息,立即骑车赶到东直门外的乡农会,请农会明天派民工帮助挖掘烈士遗骨。他们同时又找了当地几个老人,了解掩埋烈士的准确地点。几个老人还依稀记得这事儿,因为过去北京枪毙人犯多是在天桥附近的刑场,这次要杀的是共产党要员,怕在天桥执行时出事,就秘密地在安定门外的箭楼东边把王荷波等人杀害了。
第二天上午,10多个民工帮忙在指定地点挖掘,干到中午,挖了有20多平方米、1人深的大坑,可是连烈士的一个小指头也没见着,民工们有些泄气了。
吃过午饭,曹恩棠让民工向四边扩展着挖,干了一个下午还是没有收获。
第三天又干了一个上午,尽管范围已扩大多了,可依然一无所获。下午,就在大家都快要失望的时候,一个粗壮汉子“哇”地一声跳开、哆哆嗦嗦地说:“一个死人脑袋!”
“找到了!”曹恩棠一喜,扔下铁锹跑过去一看,坑底果然有一个骷髅。他跳下坑用那汉子的铁锹小心地挖着,土中现出死者的胸骨,民工们又相继挖出几具白花花的尸骨。
曹恩棠判断是烈士们的尸骨无疑,马上派人向市里汇报情况。
第四天上午,现场已清理完毕,能找到的烈士亲属也都来了,开始辨认烈士遗骨。
王荷波烈士的亲属一眼就认出了王荷波的遗骨。因为王荷波长得十分高大,有一具明显大于其它的遗骨,必是王荷波无疑。
后来,18位烈士的尸骨都有了着落,市民政局买了18个上好的黑坛子装殓烈士们的遗骨。吴晗副市长将烈士遗骨已找到的情况向总理办公室报告,确定时间后,即通知有关部门和公墓做好准备。这是公墓安葬的第一批烈士。(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