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蓝天的人们
——记中国空军航测团
巍巍秦巴山区,有一支鲜为人知的传奇部队——中国空军航测团。据介绍,航测团是中国空军唯一一支专门从事大地航空测量的航空兵部队。
中国的航测事业始于本世纪30年代。1931年夏,国民政府陆地测量总局正式成立航测队,先后绘制了一些局部地区的军事要塞及湘黔成渝一带的地形图。1937年航测队虽已发展到36个,航测业务却因历史的原因停滞不前。直至50代年初,中国的大片领土仍为无图区。现在的这支航空测量部队,是1955年1月29日在已故总理周恩来关怀下组建起来的。从那时迄今,这支特殊部队航迹遍布中国大陆的山山水水,总航程达48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飞1200圈;总航测面积1857万平方公里,几乎将神州大地“犁”了两遍。
越是人迹罕至、压根儿没有航线的地区,越是这些耕耘蓝天的航测兵弄险称雄的所在。
航测团政委李海波告诉笔者,他和“功勋飞行员”、团长姬有明率领的这支部队,曾“史无前例”地闯入禁区,飞越万米高空,测定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23米的准确海拔高度,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在人类测绘史上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唐山大地震、陕南水灾、大兴安火灾发生时,党和政府领导人急需的翔实灾情资料也是这个团的官兵冒险作业提供的。第二欧亚大陆桥西段、衡广铁路复线、宝成电气化铁路、大亚湾及秦山核电站输电线路、引滦入津、葛洲坝和三峡等国家重点工程选址需要科学依据;发射地球卫星、导弹、原子弹、氢弹试验,需要可靠的航测保障;在万顷碧海一锤定音捕摄太平洋运载火箭的溅落点,莫不是这支特殊空军部队完成任务的。
中国空军航测团从事着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惊天动地的事业;这个团的官兵——蓝天耕耘者,却“与世隔绝”
然而,当该团第八任团长姬有明——这位来自美女貂婵故乡的陕北汉子站在我们面前时,却是那样普普通通,淳朴,豪爽,一点儿也不神秘。姬有明是中国空军的全天候飞行员、教练员、指挥员。截至目前,他已经安全飞行了3400多小时,获得28枚空军金质荣誉勋章。1988年,姬团长和他的部属曾与前苏联同行在共同边境线上执行神圣而敏感的航测任务。
出任航测团第二任团长的陈杰,曾给陈毅元帅当过警卫员。兰新铁路线、长江水利规划、中印边界线、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都是他率部作业的。测量珠峰使他一下子体重掉了十四斤。进藏次年便一病不起,永远离开了人间,离开了他热爱的航测事业。
曾任航测团副团长的李官仁,是一位诞生于东北的农家子弟。他和夫人自五十年代先后入关,把青春年华一古脑献给了中国的航测事业。如今离休了,仍然在航测团半山腰的平房里,过着默默无闻的简朴的生活。
这是一群普通的中国军人。他们饱尝了常人难以抵挡的苦痛。
这是一群经历奇特的人物,却也有平凡人的悲欢、平凡人的情愫。
翱翔吧,耕耘蓝天的人们!
(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