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从“猫吃辣椒”说起
柯喜堂
据说有三人议论如何叫猫吃辣椒,一位语气轻淡地说:“那还不简单!抓住猫,用筷子一捅不就进去了嘛。”另一位略加思忖,乃曰:“我看最好还是把辣椒裹在肉中,这样——”“不行!不行!你们的办法都说不上高明。”第三位仰面大笑,继而不紧不慢道出他的意见:“其实办法简单得很!你只要把辣椒粉抹在猫的屁股上,还愁猫不去吃辣椒?只怕你连发十二道金牌也挡不住哩”……
听过这个故事的朋友,对最后一位的妙论绝招无不折服,尤倾心其诡谲新奇不同凡响的思维方式。想想也是。用筷子捅,不免有霸王硬开弓之嫌,且易使猫产生逆反心理;裹在肉里诱猫食之,套句时下“上帝”语:上当只一回,恐怕猫下次连肉亦要敬而远之了。而最后一位的高明之处,即在于他能“跳”出常规常理的思维定势,变要猫如何为猫要怎样,从猫的自身利害寻找兴奋点,来调动猫吃辣椒(尽管不无外部压力)的积极性。从这一角度讲,他的办法委实是棋高一著的。
时下大陆的传播界,“换换脑筋天地宽”。这句话的使用频律是颇高的。换换脑筋,实际上也是个思维方式问题。即从习惯了的思维定势中挣脱出来,换个角度或用新的观念去认识问题,廓清是非以提高自己对某些尚不习惯的客观变化的适应能力(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总在不断变化和深化着。譬如纸吧,除了可供书写、印刷或包装东西等用途外,美国科学家还研制出一种被视为旅游庞物的纸电视机。用纸造出一座能使轻便汽车通行的桥——当然,这类纸都是采用新科技成果特制的。但若无把纸从传统用途中解放出来的崭新思维方式,纸焉能又风流出许多新领域来?难怪科学家爱因斯坦要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了。
同样,当我们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以市场经济的眼光去看待当今经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时,或许你就不再为姓“社”姓“资”的问题大患过敏症,从而也潇洒出自己的价值风采,“下海”去也。
诚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有一个完善发育的过程,但这一体现着历史必然的过程已成大势所趋并不可逆转了。谁对此认识的早,适应的快,谁就会借“势”而起,占尽风流。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能否用市场经济的新思维,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其适应市场的能力和本事,自是当务之急了。否则,市场那把“辣椒”会烧得企业难以安坐不说,只怕连企业以后的“厂籍”也有被市场开除之危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