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敲出“出口件”
国庆节过后,每天一上班,一个由六人组成的奇怪的队伍就在陕西汽车制造总厂车身分厂一角紧张地忙碌起来。说他们奇怪:一是因为六人是由总工程师办公室、车身分厂、工具处三个单位的人员组成;二是他们当中不管技术人员、还是工人,都干的是“手工活”,而且全部人员所做的全部工作,只是将定好尺寸的厚厚的铁皮敲好焊成一个奇怪的圈。
原来这伙人正在干“出口件”。按生产计划,陕汽总厂近期将向孟加拉国出口9×250AY车六十七辆。应用户要求,需在驾驶室上方开一个“天窗”,以便指挥或检阅部队。为了满足用户要求,陕汽总厂在对方需求量少,做一套模具加工不划算的情况下,集中三个单位的有关人员,决定用“手工”保质保量地干出“出口活”。
别看这简单的圈,加工起来可真不容易:它需要钣金、焊接等技术。更棘手的是,圈的尺寸不一,前后高度相差四十厘米稍有出入,就和驾驶室顶棚吻合不上,且没有任何技术保证。
困难没有吓倒这陕汽人。他们边摸索边干。已有三十四年工龄的老师傅张志奎,一会儿拿起木榔头干起钣金,一会儿又操起焊枪。技术人员苏一生、杨承志等也没有一丝空闲的时间。他们集中集体的智慧,以每天六个圈的进度生产。
十月二十日,六人负责的“天窗”所需的六十七个圈全部完工,陆续转往生产车间。他们六人用“手工”干出了漂亮的“出口活”。
(任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