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11月19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悠远的歌声 孔雀不飞不如鸡 人生断想 杭州行 《秦中杂录》序 意在高远 餐桌上的田鸡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孔雀不飞不如鸡

袁方

内陆省市去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流源源不断,“孔雀东南飞”一时又成为街谈巷议的中心,也成为宣传媒介的热门话题。可招引孔雀们的东南沿海似乎并未因有些人对此持有异议而有所“收敛”,他们依然故我地高举着“招兵买马”的大旗,甚而至于“变本加厉”起来:豪华的“奥迪”、宽敞的住房、五位数的安置费、六位数的奖金……这些待遇更是“火上浇油”,任谁看了都会怦然心动,即使战国时期求贤若渴、高筑黄金(铜)台以招贤纳士的燕昭王重返人世,也只能望其项背、自叹弗如了。

“孔雀东南飞”,尽管依然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甚至重重设卡、处处设防,可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树挪死,人挪活”,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因而,这“孔雀东南飞”本身并无可非议,也无可指责。只是我们在孔雀飞走之后应该好好想一想:孔雀何故东南飞?为了钱?是的,为了钱。好在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商品世界里,钱这个字眼不再如已往那样刺人耳目了。何况,东南飞的“孔雀”们又绝不仅仅是为了钱。图的更多的恐怕还在于那里有更适应人才生存、发展的人文空间。以便有更大的可能将自己的才智贡献出来,当然,“东南”也并非遍地是黄金,单等着飞来的孔雀去拣。那里,论舒适安逸也许比不上“孔雀”的老窝,而竞争却更趋激烈。这是题外话,相信东南飞的孔雀们已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那么,“孔雀”若不东南飞,又如何呢?有人不无偏颇却又不乏真知灼见地慨叹:“俗话说凤凰落架不如鸡,现在是孔雀不飞不如鸡。”如果内地的人文空间、生存环境不发生变化,那么,滞留于此地的孔雀有可能变为不能高飞的鸡;当人才来的时候,说是人才,来了之后却待之若蠢才、甚或还不如蠢才;待人才要飞走了,才想起是人才,不予放行。这是人才的不幸,然而更是有些地方的不幸!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孔雀的老窝”才更需要人才去建设,才更需要留住人才!

如果有一天,“孔雀”不只是乐意东南飞,而是东西南北中都能飞,东南的孔雀西北飞,大约也就不会再有“孔雀不飞不如鸡”的悲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