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11月19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悠远的歌声 孔雀不飞不如鸡 人生断想 杭州行 《秦中杂录》序 意在高远 餐桌上的田鸡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秦中杂录》序

田涧菁

绪田要我为他的《秦中杂录》写序,并非因了我的文才。我既无精进的文思,亦乏渊博的学识,半生劳碌,百事无成,愧对清风明月,桑田日暖,仅仅为着我们的相知相交。

俗说“文人相轻”,在我所有的文友中都恰恰反了其道,将“轻”轻轻地易为“亲”。因偶有相聚,大侃特侃,古往今来,评事品世,或愤怒填膺或意气奋发或嬉戏调侃,小雨轩窗,路侧河滨,低棚架下,常促膝达旦,却是多有的,愈侃愈觉心灵相撞、意情投合,就愈发的亲近。大有相隔数日不见,就有“侃”瘾犯了似的不舒服、不顺畅、不愉快。且彼此托付之事,没有不尽心尽力的。绪田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此次他托我写序却一拖再拖,心中实在有愧得很。

绪田长时间做着一面七品小“官”,做“官”就得管事,他又是一个极认真的人,做起事来有头有尾,扎扎实实,亏得他还有闲时间来做文,且在《玫瑰园》杂文集之后,又有了这本《秦中杂录》。从集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有心人。第一辑“秦中人杰”中收来了数十名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的豪俊之士,这是要有一番爬剔梳理、披沙拣金的辛苦功夫的,且还要形诸流畅通俗的文字,实属不易。

“秦中人杰”多为秦中之先贤,他们或一代帝王,或一世名将,或医、或农、或文、或史、或技艺、或酿造,多为有功于国于民于史,长河波涛,落日余晖,沙淘浪汰,不为历史所湮没,不为沙尘所掩埋,终于以他们对民族对人类衍进的功绩而彪炳于史册。绪田嵬集整理,又用极通晓的文字形诸笔端,是大有深意的。先贤如此,我们生活于盛世的人,又作何感想?

“旅途掠影”一辑,趣景趣人趣事,信手拈来略作议论和点缀,似可益情益心,益智益神。而“社会纵横”数篇,亦是有感而发,非可用“清闲无聊”视之,针砭民风,议论世事,察乎时情,观乎世变,不“敏于事”而敢于言者,恐不为也。

古有“文以载道”之说,对“道”的阐释多有歧义。儒家自有儒家的解说,道家亦有道家的道理。然而,“道”即“理”,“理”即关乎人心,顺乎人意,是对天、地、人,对事、物、情之一定的规矩和方圆,大概不会错的。自有文以来,恐怕都有关乎人生的意义在。然而,时移世易,质语文代变,一代之人心,一代之风习自不会完全等同,承传因袭,才不至泯灭,而发现创新也自古皆然,不然,历史何以演进,人类何以发展。因之,文与时合,文与人心有关,似应是天德地义事也。绪田为文虽直,但都是感时遇事慨然而发,引出一定之理,直道一定之事,意在为今,这是值得称道的。

“秦中杂录”呈现于读者面前,各自自会加以品评,我这散淡之人,为此散淡之文,聊充为序,供诸君一哂尔! 1992年5月于西安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