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联强基础 外引促发展
武功县呈现全方位开放格局
本报讯 武功县积极走内联强基础,外引促发展,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8月底,全县共考察论证项目44个,经过筛选调研论证的18个,已落实筹建的8个,兴办中外合作企业1户,引进资金533.5万元,引进人才21名,并向沿海及非洲中小国家和地区输送劳务人员2000多名。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武功县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发挥近临咸阳、杨陵高新技术开发区及交通便利等优势,寻找武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他们一是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开发区,筑巢引“凤”。今年县上先后投资36万元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50万元筹建了武功招待所,并在县城以北,乾普公路两侧建立了一个2400亩县级工业开发区。二是发挥“三胞”家属和在外工作人员作用,引进资金和项目,目前已有6名在海外的亲属回武功考察,计划在县上投资办厂或经商。三是强化与沿边地区县、市的联系,开设窗口。目前,县上已与新疆伊宁市、乌鲁木齐的东山区,山东的日照、海南的澄迈建立了友好县、市,并在伊宁市设立“陕西武功驻伊宁办事处”“陕西武功农工商总公司”,开展客运、医药批发等。四是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国内外企业的联合。目前已有两个县级企业和17个乡镇企业分别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县上首家中美合作企业陕西咸阳白头山制炭设备公司已开始生产秸秆燃料成型机。五是发挥外贸机构作用,促进本县农副、土特产品销向国际市场。目前已和大连、天津等通商口岸签订了大蒜、辣椒等出口合同。(张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