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12月03日
头版
01

科研面向市场 成果转化效益

西安仪表厂实行新产品开发效益奖

本报讯 “听说你们课题组和您分别获得2.5万和5000元的新产品成果奖,请岑工程师谈谈感受。”当记者说明来意后,55岁的课题组负责人岑龙虎笑着说:“我个人奖得不少;对课题小组来说,2.5万元到每个人手里也只是1000多元,但大家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在今后的3年内,大伙每年还将从新产品利润中得到8%至30%的效益奖。”

“这样的奖励政策,从提成比例上说是相当高的,在上海、珠海等南方城市,也就奖励5%左右。”提起新产品开发效益奖,一旁的西安仪表厂总工程师顾永明也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为了鼓励科技人员面向市场,关心效益,厂里设立效益奖的总原则是:把新产品纯利润的8—30%奖励给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有功人员,每个产品从试生产起计奖3年,每年结算一次。对设计人员的奖金是根据产品开发质量和难度系数和销售额来确定的,做到政策兑现,论功行赏。从1988年到去年底,厂里共拿出了40万元新产品开发奖,奖励开发中的有功人员。

在采访中,该厂总工办和自动化仪表研究室的有关同志告诉记者,近年来厂里共引进了11项国外先进水平的产品,但对于这家有566个品种产品的综合性仪表厂,不可能样样靠引进。1987年以前西安仪表厂曾样试鉴定过934项成果,但大批量生产并取得效益的只有300项,不到总数的1/3。在总结过去教训的基础上,该厂于1987年决定对技术人员的考核,从注重成果的数量和技术,转向把样品转变成商品。随着新产品开发奖励机制和管理机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厂研究所有位老工程师两年开发了4个产品,都很快产生效益。1987年以来,全厂完成科研21项,样试102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43项,其中具有80年代水平的新产品10余种。1988年至1991年该厂新产品创值共计7771万元。今年截至11月底,新产品创值已达3500万元。

本报记者 杨明洲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