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与答(散文)
张城蓉
我有一个十分活泼的女儿,童心未凿,思想无拘无束,天真可爱。
一次,邻家的同事与女儿斗嘴,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女儿小嘴如崩豆,咯嘣嘣的,从不卡壳。突然,同事问:“你是不是动物?”
我当时也一楞。女儿才三岁,我又从未对她进行过分类启蒙,这可是道难题。
那想到,女儿稍想一会,便答:“我不是动物。我没有尾巴。”
一首湖南民歌有这样的对白:“什么有脚不走路?(板凳)什么无脚走天下?(飞机)什么有嘴不说话?(菩萨)什么无嘴叽喳喳?(收录机)。”在教唱之前,我先对女儿进行启发式教育;问:“什么有嘴不说话?”原以为女儿会回答布娃娃之类,接近标准答案。谁料,女儿的回答令我目瞪口呆:“死人”。
看《重返伊甸园》时,里面频繁出现不同男女主人公的接吻镜头。父母兄妹共一频道,每逢此刻,总觉尴尬。一天,那热烈的镜头又出现了,大家侧目而视,一片静默。忽然,女儿的声音划破了沉寂:“妈妈,外国人为什么老那样?”
在一片哄笑声中,我只好解释:“那是外国人讲礼貌。”
晚上临睡前是最温馨的时刻。女儿偎在我身旁,听我给她读书或讲书。一次,翻到袋鼠那一页,我就给她讲,袋鼠最明显的特征是胸前有一个袋子装小袋鼠。
这时,女儿地运动起来,把她的两只脚硬往我的衣服口袋里塞。我莫名其妙,问:“你干啥?”答:“妈妈,我也要当小袋鼠。”
女儿爱听歌曲,尤其爱听曲调优美,富于感情的歌曲。比如,“小白菜,三月黄”这首歌就十分悲哀、凄凉。我只会其调,不知其词,就瞎诌了一段:“小白菜,三月黄,可怜的孩子没了娘。人家的孩子穿新衣,我披着麻袋泪汪汪。人家的孩子吃米饭,我端着饭碗去逃荒。小白菜,三月黄,我的妈妈你死得早呀。”我带着哭腔唱到这,装出泣不成声的样子,女儿却感动的眼圈都红了。她问:“妈妈,小白菜住在哪儿?”“在大山里。”“明天你把她接来吧,让她当我的姐姐,把我的好东西都分给她。”
我亲女儿。感谢上帝,女儿有一颗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