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吃什么饭?
王海明
某省电视台以直观的画面报道:一省属科研所的科技人员,借地处市廑之机,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纷纷肩扛手提,大包小包,簇拥着“走向市场”——“练摊”。笔者仔细一瞧,所售之物尽皆烟酒副食、裤衩乳罩、袜子裙子卫生纸之类。
时下,新名词层出不穷,人们时髦地把这些行动叫做“下海”。随着国家的不断“松梆”,宽松的氛围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举国上下“下海者”与日俱增。或辞职、或留职、或兼职,各自搭火起灶,一支浩浩荡荡的“练摊”大军乌压压席卷而来。于是乎,吃什么饭的都有了:吃文化饭的;吃身材脸蛋青春饭的;吃小商小贩个体户饭的;吃股票债券饭的;吃轻功气功特异功能饭的;吃影星歌星体育明星饭的;吃抢劫赌博蒙骗饭的;吃卖淫贩毒饭的……
究竟该吃什么饭?除了违法的“饭”绝对不能尝外,窃以为萧乾同志说得在理儿:“最好还是结合本行的业务,不要太离谱儿。”比如知识分子:教授、讲师、教师可以给人家审稿校对当家教;大学生、科研人员、专家可以为商业、企业、农业提供技术指导、科研成果。吃这种切近本行的“饭”,既有利于迅速出成果,又有利于提高本专业水平,同时还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如果全国人民共挤一趟车,同吃一碗饭,我想:不是抢不到座,就是被挤下来;不被饿死也会饿晕。与其这样,何不另辟蹊径,择已之长而从之?
眼下中国最“火”的人物继杨百万、王百万……邓亚萍、高敏、陆莉……之后,接踵而来毫不逊色的是大学生古宏晨、严旭东、虞嘉萱、熊柏青……这一大串名字象征着年轻与财富:28岁的古宏晨发明的“超微粒8—Fe203磁粉制备技术”在首届中国大学生成果拍卖会上获200万元;严旭东的“大规模防盗报警监控系统技术”获50万元……。事实上,任何人都可杨已之长,立业建功。关键看你选得准不准,倘若让邓亚萍打篮球,让杨百万研制丽珠得乐,让古宏晨吆喝叫卖他们恐怕会一无所成。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胃。每个人要吃适合自己胃的“饭”,这样才能吃“胖”,这是符合辨证法的。假若你患有胃溃疡,却偏要喝酒吃辣子,疼痛就只好自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