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1月07日
头版
01

送一片真诚

——省总送温暖活动一瞥

上月28日,飘飘洒洒的几片雪花,使空气显得清新湿润。下午3时45分,陕西师大家属区,住在“半边楼”的化学系副教授张成孝家里,挤满了来人。

这是省总工会8个“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送温暖慰问团之一。前来慰问的有省总工会主席高盈民,省教育工会、校党委、校工会及系领导等。

人多屋小,来人只能站着。高盈民主席环视着这14平米左右的小屋:挨着写字台立着一个很旧的书柜,进门的右边支着一张没有床头的单人床,床的旁边并排摆着案板和一个大木箱,再无别物。高主席的眼睛湿润了:“听说你只有34岁,被破格评为副教授,这证明你为学校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你的生活却是这样的困难……”

“这是因为孩子这两年生病,不然也不至于……”张成孝双手不停地搓着向高主席解释。

听了张成孝的话,高主席转向大家,以探讨的口气说:“由此看来,走社会保险这条路是迫在眉捷了。靠外助,面太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假如我们的产业、教育系统的每个职工每月拿出5角或1元,搞个保险,一年才拿出6至12元。对家庭来说,数字也不大,但集在一起,数字就大了。一旦谁家有困难,很能解决问题。”

在场的人都点头,认为这的确是一条好路子。

随即,高主席又关切地问起张成孝孩子的身体状况,并诚恳地说:“双节就要到了,我们一是来给你拜个早年,二是送点微薄之意,希望你们能够过个好年。”高主席一边说着一边把特意为孩子买的礼和救济金双手递到张成孝手里。

身材瘦小、着一件袖口下摆都盖不住毛衣的浅豆沙色西装的张成孝,双手捧着礼物与救济金,嘴巴动了动,但却没有说出话来。

高盈民主席一行慰问了两个教师之后,又驱车来到了西安新型建筑材料厂,走访慰问了白文汉、董安萍等五六名老工人及子校教师。听厂长说有个叫党荣军的女工,夫妻俩都在本厂工作,月工资合起来才300元,要养活一个80高龄双目失明的婆婆和三个待业儿女。高主席执意让厂领导把这位女工从岗位上叫下来,跟她一块到家里看望了老人。当党荣军从高主席手中接过救济金时,眼里含着泪花,激动地说:“谢谢,谢谢!”。

回程之时,已是万家灯火。高盈民主席心情沉重地说:“咱们省象这样的困难户还不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动员职工把经济搞上去,另外,要赶紧开办职工保险事业……”。本报记者杨令青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