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1月09日
第2版
02

“三多三少”的假日市场

西安人民体育场节假日市场开张的消息见诸报端后,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为此,笔者近日到该市场探访数次,其印象如下。

卖的多,买的少。每星期天早上9点多,各路售货“游击队”的自行车、三轮车纷至沓来。无需营业执照,每人只要交纳1角钱,门卫便放行。紧接着在路两旁或田径跑道上,铺上一张塑料布或几张报纸,便开始吆喝了。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每日练摊人数不下1200家。然而,大多数顾客是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尽管,“师傅,中意就买一件”的叫卖声不绝于耳,舟山罐头厂还推出了先尝后买的招,但在我观察的半个小时中,只有西安金凤食品厂售出一袋(500克)熟鱼。一个卖电炉的摊仅售出3角钱的绝缘瓷板。其原因大致有:就价格而言,虽比商店低,但花色品种不迎人,有点儿乡村集市味,而且地摊尘土大不卫生。

“土”货多,国粹精品少。整个市场上,从牙签、背心、松紧带到录音机、彩电,东西确实不少,但大多为“三无”品。舶来品更是难见踪影。只有一个摊上摆着两件俄式校官大衣,要价300元不说,领口、袖口还油腻腻的,自然不被光顾者青睐。

“下海”者多,入道者少。在2000多人的练摊大军中,绝大多数是想早日进入经商大潮的“下海”者。西安金笔厂的摊上摆的是随处可见的9分钱一根的圆珠笔。一女摊主道出了其中原由:“工会派我们来摸摸市场行情,对厂里也是个宣传。”诸如此类的练摊者不少,而那种有魄力,有规模的摊主实不多见。

总之,节假日市场还属“提篮小卖”。难怪有人叹日:“与其挨饿受冻赚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在单位加个班或学点技术实在。”

(本报通讯员 原野)

放大 缩小 默认